
《临床医学前沿》(ISSN: 2661-4766 ) 是由新加坡万知科学出版社主办发行的一本临床医学领域跨学科的国际中文期刊。本刊主要刊登临床医学领域内最新理论研究进展与技术经验等学术文章。本刊坚持以作者服务为中心,出版高质量学术文章,促进国际临床医学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进展,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医学院校的师生及临床医学相关行业专业人员。
-
消化内科医生在处理急性胃肠道出血中的临床决策
李宝华
目的:急性胃肠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需医生快速精准决策。本研究旨在剖析消化内科医生处理该 病的临床决策过程及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我中心门诊部纳入160例患者及5名消化内科医生,经回顾 性病例分析与医生访谈,收集诊断、治疗及预后数据,重点分析内镜使用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率及30天再出血和死 亡率。结果:80%患者先接受内镜检查,70%接受药物治疗,25%接受手术,再出血率12.5%。医生访谈表明经验丰富者 更注重综合考量。结论:临床决策综合病情与患者安全,内镜联合药物可处理多数病例,提升医生决策能力至关重要。
PDF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赵秀娟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其副作用,特别是恶心和呕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 探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
PDF -
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 萍
胃肠道肿瘤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往往受到营养不良影响巨 大,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管理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从胃肠道肿瘤患者 的营养模式选择以及影响这些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为设计,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常规 营养模式、特殊营养模式(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比较,呈现了不同营养模式下患者的生存质量、恶病质症状改 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适时并适度的选择特殊营养模式能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恶病质症状,改善生 活质量。同时,本研究发现患者病情严重度、经济能力、亲属支持以及医生建议等因素成为影响患者营养模式选择的 重要依据。此研究结果对于促使医疗从业人员理解并重视营养治疗,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建议,具有极 大的实际意义。
PDF -
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干预的价值
张 雪, 徐 翠*, 李祥攀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程的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月内接受椎管内麻醉 镇痛分娩的初产妇资料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不采取镇痛分娩),实验组(40例,椎管内麻 醉镇痛分娩)。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围产期情绪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 组(P < 0.05);阴道分娩产妇中,实验组初产妇各时段产程均较对照组短(P < 0.05);实验组初产妇围产期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具有积极的 干预价值,可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焦虑,优化产程,且不影响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PDF -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刘伯峰, 孙睿琳
本文探讨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传统维修模式存在响应慢、成本高、预测能力差、技 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状态监测、远程、模块化及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创新维修理念,并详细阐述 了实践方法,包括建立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实施远程维修、推进模块化维修和加强自主与合作维修。实践案例显示, 创新模式显著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PDF -
CT和核磁共振运用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分析
党永平
目的:对比分析 CT 和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 2022 年 5 月 6 日至 2023 年 5 月 6 日 92 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新式组(核磁共振检查)与传统组(CT 检 查),各 46 例。对比两组病灶检出情况、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及对比增强表现。结果:新式组病灶检出数量多于传 统组(P < 0.05),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脑叶等部位病灶检出数均占优势;新式组病灶形态测量更精准,不规 则病灶边缘清晰度及内部结构可辨率更高;新式组各序列信号特征明显,对比增强表现更具诊断价值,传统组在上述 方面表现较弱。结论: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总体效果优于 CT,临床应优先考虑,但 CT 在特定情况下仍有 其价值。
PDF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分析
王建刚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管理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 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和临床案例,分析该麻醉方法的优势、 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术 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PDF -
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球囊扩张术后的护理效果研究
张 坤, 李 琳*, 潘彩虹, 王 迪, 李晓娇
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我国医学界采用了硬镜扩张术、 球囊扩张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术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疼痛轻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本 研究通过对甲地医院2018年至2020年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的统计和分析,对球囊扩张术后的护理 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适当的护理措施包括患者沟通、症状监控、营养支持及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护理, 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和重症患者,球囊扩张术 后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球囊扩张术后的护理效果明显,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对临床护理实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PDF -
医护一体骨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与静脉血栓预防的综合措施
高 琛
本文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并综合阐述静脉血栓预防 的综合措施。通过系统分析现有文献和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具体、专业的护理措施,以期为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 护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PDF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困境与破局
胡 艳, 顾 烨, 李群荣, 赵广艳
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ICU医院感染的 现状与挑战,包括感染的普遍性、病原菌的多样化与耐药性、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以及重症患者的易感性与治疗难 度。还探讨了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困境,并提出破局策略,如基础操作与管理层面的双管齐下、多重防控措施的综 合应用、补救措施与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协作与行政部门支持以及宣传监管与考核机制的完善。
PDF -
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用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
潘荣刚
本研究深入剖析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以特定中心及其下辖 站点为对象,对比医学检验实施前后的漏诊、误诊、转诊率、满意度、检验资源利用率、平均处方费用及毛利润等关 键指标,揭示检验医学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改善医患关系及增加效益方面的作用。同时,针对现状 提出发展策略与展望,旨在促进检验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提供有价值 的参考。
PDF -
疼痛管理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苏欣欣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实施膝关节前交 叉韧带损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的疼痛管理。对 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康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康复满意 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 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中医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干预效果分析
朱妮娜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医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干 预在中医骨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 2024年4月在某院中医骨科住院的1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结果: 干预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2.67%(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7%(11/75)(χ² = 6.853,P < 0.05);干预组护理总满 意度为96.00%(72/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63/75)(χ² = 5.926,P < 0.05);干预组在SF-36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 高于对照组(P < 0.05),尤其在精神健康维度改善最为明显。结论:中医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 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系统全面、操作性强、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工 作中推广应用。
PDF -
关节损伤修复过程中运动医学干预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唐仲安
目的:探究关节损伤修复过程中运动医学干预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 1月-2024年1月 收治的关节损伤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前者进行常规干预,后者进行运 动医学干预。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更高(P < 0.05)。 结论:关节损伤修复过程中运动医学干预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十分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PDF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愈合的影响
陈小利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护理 模式(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分级护理和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其在愈合时间缩短、感染控制、患者 依从性提升、血糖代谢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具体影响。结果:护理干预显著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改善血糖和 代谢指标,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综合护理的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治疗依从性从60% 提高至90%。结论:护理干预通过优化创面管理、健康教育及个性化措施,显著促进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愈合,是糖尿 病足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PDF -
老年人流感并发症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早期干预措施
李江卯, 田晓丽
目的:研究老年人流感并发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住院的65岁以上流感病毒感染并合并细菌性肺炎的老年患者,分析临床特征,比较早 期干预与未干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临床症状多为高热、咳嗽、呼吸急促,部分患者需机械通气支持。早期干预 组症状缓解较快,住院时间较短,未干预组患者病情加重,部分进入ICU。结论:早期干预对老年流感并发细菌性肺炎 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PDF -
骨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与心血管并发症预防
赵 莉, 杨国花
本文详细探讨了骨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其在心血管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通过对术 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的深入阐述,结合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评估、药物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旨在为骨肿瘤患者的围 手术期护理提供全面的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PDF -
北京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评估及满意度分析
王 光
目的:研究北京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满意度及效果,为后续培训的完善与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 据。方法:采用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发放问卷,使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基于SPSS26.0进 行统计分析。结果:学员对于北京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了90%以上,其中临床实践环节满 意度更高,社区实践部分满意度相对较低,90%以上学员表示培训后会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但是培训后的理论与实 践掌握程度自评情况较好的学员均不足90%,认为转岗培训对其原单位精神科诊疗水平有所提升的学员不足85%。结 论:可通过培训流程的完善、调整理论授课的时间安排、监管力度的加大、教学形式的创新、临床科室轮转安排的精 细化调整等多种手段提升北京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PDF -
超声心动图与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赵恩晨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与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21年4月到2024年4 月本院收治的70例卵圆孔未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诊断)各 35人。结果:观察组隧道长度、原发隔活动度、欧式瓣长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流角度低于对照组(P < 0.05);相比 对照组,观察组诊断满意度较高(P < 0.05)。结论: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应用右心声学造影能 够获得更高的诊断满意度,能够对患者的原发隔活动度、欧式瓣长度、分流角度进行有效监测,明确解剖学特征。
PDF -
传统中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机理探讨
王晓辉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其核心病理机制。传统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 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统中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具体改善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PDF -
糖尿病膳食管理与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张 娇, 路 玥
目的:探究糖尿病膳食管理与营养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4月到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糖 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膳食管理与营养干预)、对照组(常规干预)各75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 察组治疗效果较高(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P < 0.05)。结论:对糖尿 病患者强化膳食管理与营养干预的治疗效果高,可以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PDF -
牛皮癣汤联合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作用研究
李卫鸿
目的:探究牛皮癣汤联合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 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前者进行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后者还采用牛皮癣 汤治疗。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 < 0.05)。结论:牛皮癣汤联合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更高,可以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PDF -
TVUS联合ECT在子宫肌瘤术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唐晓容, 曾 爽, 周 怡, 肖 宁, 周利祥, 王 勤
目的:研讨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患者对其采取TVUS与ECT联合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研 究纳入了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患者,共计有77例,全 部患者均实行TVUS检查、ECT检查,总结其筛查结果,并对比其准确性情况。结果:(1)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 变筛查患者确诊结果呈现阳性结果12例,构成比15.58%;呈现阴性结果65例,构成比84.42%。TVUS检查结果呈现阳 性结果21例,构成比27.27%;呈现阴性结果56例,构成比72.73%。ECT检查结果呈现阳性结果13例,构成比16.88%; 呈现阴性结果64例,构成比83.12%。TVUS与ECT联合检查结果呈现阳性结果14例,构成比18.18%;呈现阴性结果 63例,构成比81.82%。(2)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患者TVUS检查、ECT检查准确性情况P值 > 0.05,无差 异。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患者TVUS与ECT联合检查结果特异度、准确性、呈现阳性结果预测值高于TVUS 检查;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患者TVUS与ECT联合检查结果灵敏度、准确性、呈现阴性结果预测值高于 ECT检查,P < 0.05,有差异。结论:子宫肌瘤术前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患者对其采取TVUS与ECT联合检查效果明显。
PDF -
烧伤外科护理要点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高学群, 郭 青*
本文通过对烧伤外科护理要点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了护理要点在烧伤外科康复中的实践意 义。首先,烧伤外科护理要点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其次,通过合理的 护理要点,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和功能恢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护理要点的建 议,旨在提高康复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总之,研究烧伤外科护理要点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可以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PDF -
地中海贫血的流行病学和防控进展
柯海燕
地中海贫血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并能够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血液病之一。在全球 范围内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至少有3.45亿人,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累计人群最多的单基因遗传的疾病之一,被世界卫 生组织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6种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国也在地中海贫血高发人群之列。地中海贫血在中国、印度、泰 国等发展中国国家的防治工作仍面临的重大的挑战。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临床症状、血液学指标和基因型 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针对基因诊断存在不适用于人群普查的缺点,对于地中海贫血的防治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地贫筛 查指标和筛查的策略。
PDF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张恒瑞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80例 对象进行对比实验,其中90例为院内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症患者,轻中度、重度分别为49 例、41例,均在院内接受系统化抗病毒治疗,将其列为观察组。随后在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中随机抽 取9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涵盖IgG、IgA与IgM等指标。对健康组、乙肝组以及不同病情程度、 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展开深入对比分析。结果:经实验中相关数据显示,相较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IgG、IgA、IgM指标水平均较高(P < 0.05);与此同时,重度乙型肝炎患者IgG、IgA、IgM三项指标均较轻中度患者 高(P < 0.05);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病情程度患者IgG、IgA、IgM指标后可见,在经过系统化抗病毒治疗后轻中度、 重度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轻中度较重度低且基本趋近健康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可以IgG、IgA、IgM指标为依据进行诊断,明 确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实际分析临床疗效,为后期治疗方案的调整与确定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PDF -
医疗信息系统与临床路径管理的融合
包永生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医疗信息系统与临床路径管理的融合现状、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医疗信息系统与 临床路径管理的融合是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信息技术与医疗流程适配性、数据标准 化、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系统架构、推动数据标准化、加强人员培训和跨部门协作 等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和临床路径管理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PDF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肩周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高 楠, 宋秀娟*, 王振东, 王田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肩周炎的选穴规律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检索时间为2019.1.1-2023.1.1,收集近四年来发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并且获得良好疗效的针灸穴位 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聚类、关联分析,对于针灸治疗肩周炎选穴规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文献381篇,共提取524条处方,共涉及穴位 91个,累计总频次4165次,选取最多穴位经络为手三阳经穴 位;根据聚类分析可得出多个聚类群,类1腧穴可以作为四肢酸痛、气血阻滞的治疗组合,而类 2和类3则适用于肩背 部肌肉紧张的治疗;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最常用的配伍为肩髎-肩贞-肩髃-其支持度高达50%以上,其次为肩髎-肩 前-肩髃等。结论:针灸在治疗肩周炎过程中,以三阳经为主,配合局部选穴及特定穴,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PDF -
传染科护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李燕歌, 李 雯, 罗 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传染科护理中,信息化技术不仅提 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还增强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本文旨在探讨传染科护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优势、挑 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传染科护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PDF -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米 松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早期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来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改善其病症起到的效果 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60例重症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选择常规减压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选择早期 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后对患者多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 观察组患者身体指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脑水肿体积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差异明显(P < 0.05)。结论:早期分步控制性减压手术应用在重 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既能改善患者预后,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PDF -
骨关节炎的西医骨科治疗进展
王振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特征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 骨质增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西医骨科在骨关节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旨 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PDF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探讨
钟素红
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 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2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通过随机分配,形成比对组和研究组,各60例。比对组 实施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接受综合治疗方案。随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免疫指标的 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相较于比对组更高,且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的时间更短,免疫指标的提升也 更为显著(P < 0.05)。结论:对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 状,并增强其机体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PDF -
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体外心肺复苏急诊救治技术分析
金宝林, 杨万翔, 孔 博, 魏冰冰, 谢乙贤
目的:评估分析体外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应用于成年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23年6 月~2024年5月急救的心搏骤停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体外心肺复苏急诊治疗。统计30例患者的急救成功 率,比对3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心排量、血氧分压两项指标水平。结果: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全部急救成功,生 命体征恢复稳定,成功率达到100.00%。急救前,30例患者的心排量、血氧分压两项指标水平均较低;治疗后,30例 患者的心排量和血氧分压明显改善,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体外心肺复 苏急救治疗应用于心搏骤停成年人患者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排量、血氧分压,使患者转危为安,具有较强的临 床急救价值。
PDF -
儿童脑瘫诊断中颅脑MRI的应用效果与价值分析
曾绍萍, 董利波
目的:探究儿童脑瘫诊断中颅脑MRI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在2021年4月到2024年4月本院收治 的70例儿童脑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颅脑MRI诊断)、对照组(CT诊断)各35人。结果:相比对照组, 观察组诊断检出率、诊断满意度均较高(P < 0.05)。结论:儿童脑瘫诊断中颅脑MRI的应用效果与价值十分显著。
PDF -
超声在肌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与价值研究
涂 佳
超声技术在肌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分辨率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临床中一种 重要的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其无创、无辐射、实时动态成像和高分辨率等优势,使得超声在肌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展 现出巨大的价值。基于此,论文对超声在肌骨关节疾病诊断中价值与准确性与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PDF -
中医护理方法用于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樊 倩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有效护理策略。方 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n = 40)和观察组(n = 40)。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 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医治疗技术在脑梗死病 人中的运用,可以提高病人的身体机能,增强患者生活能力,应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PDF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机制研究进展
韩 萍, 戴春秋, 王若凡, 耿鑫隆, 李沛臻
本文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脑卒中后抑郁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神经 递质失调、脑血流灌注障碍和神经可塑性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刺治疗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炎症因子、神经内 分泌系统以及促进神经可塑性重建等途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结合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更能提 高治疗效果。针刺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中展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PDF -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唐明军
目的是深入分析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比接受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的观察组与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在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并发症 发生率等指标上的差异,综合评估该术式的优势与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疗效显著、能有效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PDF -
高压氧及人文关怀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李红梅, 白凤清, 曾德妙
目的:探讨高压氧及人文关怀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价值及其对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 法:选取2022-2023年我院6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高压氧及人文关怀护理), 各30例。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SDS、SAS评分、生 活质量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高压氧及人文关怀护理 能改善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促进康复。
PDF -
产前筛查结合遗传咨询对降低遗传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袁 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已成为预防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 讨产前筛查结合遗传咨询在降低遗传性疾病发生率方面的作用,通过详细阐述这两种措施的原理、实施方法及效果, 为临床实践和优生优育提供参考。
PDF -
脑梗死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价值研究
郝 宇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 我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 = 36)与复合组(n = 36)。常规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 理,复合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复合组的护 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常规组(P < 0.05)。结论:给予脑梗死病人采取中医护理干 预配合传统神经内科护理,可以显著增强病人的护理疗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应该在医学上推行。
PDF -
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 璐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了80例脑梗死 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包括情志护理、膳食调理和中医康复锻炼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生活质 量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为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为进一步推广中医护理 提供了科学依据。
PDF -
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观察
李慧敏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使用输液港时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的效果。选取92例乳腺癌植入静脉 输液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导管材 质、植入位置及化疗药物使用等因素均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肢体功能锻炼指 导、定期冲封管维护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显著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为乳腺癌患者输液港 相关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PDF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手术室护理临床观察
胡瑞晓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 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效果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降低更明显(P <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手 术室护理中的护理效果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PDF -
临床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白光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 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研究结果显示,全身麻醉组术后认 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麻醉组,且随着麻醉深度的加深和手术时间的延长,POCD发生率呈 上升趋势。另外,60岁以上患者的POCD发生率也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本研究表明,临床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 能有一定影响,优化麻醉策略、控制麻醉深度和手术时间、关注老年患者等是降低POCD发生率的关键。
PDF -
老年重症肺炎继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吴 倩, 姜火军*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SAP)继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0 月-2024年10月本院90例老年SAP脓毒症休克患者开展研究,观察ICU收入4周情况,有59例生存,纳入预后良好组, 有31例死亡,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的PaO2和MAP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年 龄、入ICU 24h APACHEⅡ评分、入ICU 1h Lac、入ICU 24h MEDS评分、PaCO2、DM占比、HTN占比和HR均明显低 于预后不良组(P < 0.05);两组的入ICU 6h乳酸清除率、入ICU时D-dimer、CRP、PCT、WBC、入ICU 24h Marshell 评分、肝胆疾病、CHD、HTN、COPD占比、BMI和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 > 0.05);预后不良多因素有入ICU 1h Lac 升高、入ICU 24h APACHEⅡ评分升高、PaCO2上升和HR加快(P < 0.05)。结论:老年SAP脓毒症休克病情严重,其 预后不良影响多,根据各项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提升预后。
PDF -
乳腺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郭亚梅, 刘翠萍, 蒋凌燕
目的:探究乳腺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21 年1月到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动态增强成像诊断)、对照组(乳腺 MRI常规成像诊断)各75人。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诊断检出率、诊断满意度均较高(P < 0.05)。结论:相比乳腺MRI常规成像诊断,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检出率、 诊断满意度。
PDF -
新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王洪财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理化检验在快速识别公共卫生事 件的原因、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实施有效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策略,可以显著 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卫生部门疾控应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同时理化检验质 量控制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能够加强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
PDF -
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 媛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 同将我院2023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伴肺部感染患者分为2组,即头孢他啶治疗方案(实施对象为 40例对照组患者)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方案(实施对象为40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炎性因 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PaCO2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H、PaO2水平,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IL-6、IL-8、TNF-α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治疗中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缓解患者的炎 症反应,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PDF -
火龙罐治疗面瘫患者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王 芬, 王 璐, 陈秋云
针对性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症状,还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通过全面的护理干 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面瘫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分析了火龙罐治疗面瘫的原理与优 势、研究方法、针对性护理的具体内容等方面,为面瘫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和实践价值。
PDF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马建伟, 王 璐, 刘艳芹
本文聚焦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 揭示康复护理的积极作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系统地收集了临床患者的相关资料,并采用了特定的观察指标及评 价标准,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研究结果进 行了详细描述与讨论。
PDF -
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王 娜
失禁性皮炎是大小便失禁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肛周或会阴部皮肤长期受尿液、粪便等分泌物刺 激引发的皮肤损伤或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疼痛,甚至破损溃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降低发病率,有效预 防与护理至关重要;需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同时加强护理措施。通过提高清洁频率、使用皮肤保护剂、及时 调整体位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皮肤愈合,全面提升预防与护理水平,才能有效避免失 禁性皮炎对患者造成的侵害,助力患者康复。
PDF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
马 静, 蔡如兵
儿童支原体肺炎(MPP)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儿 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
PDF -
院感科结合临床护理质控小组应用于院感质量督查的价值探讨
叶 冰, 王 燕, 王 萍, 张琳娟
目的:分析院感科结合临床感控小组对于院感质量督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8月本院 新生儿科2448例住院患儿开展研究,于2024年2月前行常规管理,纳入对照组,共有1260例,于2024年2月后行院感科 前瞻性监测 临床感控小组督促科室落实感控措施的方法,纳入观察组,共有1188例,比较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的操作技术、病房环境、无菌操作、消毒、消毒隔离、防护用品使用、手套佩戴和手卫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 院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创建临床感控小组结合院感科的前瞻性监测,执行科学、高效防 控措施,能提升管理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