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运用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分析
党永平 (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医学影像科 )
https://doi.org/10.37155/2661-4766-0702-50Abstract
目的:对比分析 CT 和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 2022 年 5 月 6 日至 2023 年 5 月 6 日 92 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新式组(核磁共振检查)与传统组(CT 检 查),各 46 例。对比两组病灶检出情况、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及对比增强表现。结果:新式组病灶检出数量多于传 统组(P < 0.05),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脑叶等部位病灶检出数均占优势;新式组病灶形态测量更精准,不规 则病灶边缘清晰度及内部结构可辨率更高;新式组各序列信号特征明显,对比增强表现更具诊断价值,传统组在上述 方面表现较弱。结论: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总体效果优于 CT,临床应优先考虑,但 CT 在特定情况下仍有 其价值。
Keywords
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诊断效果Full Text
PDFReferences
[1] 贾东广. 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
诊断对比[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8):110-112,140.
[2] 张晓璞,王思鸿,张敏。 血浆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老
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核磁共振成像总负荷的
相关性[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8):925-929.
[3] 黎玉环,李敏,郑力. MRI扫描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8):25-27,88.
[4] 张萍淑 , 郑 慧 , 徐 斌 , 等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认知功能与脑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J]. 中国综合临
床,2022,38(2):114-122.
[5] 张萍淑,赵晟娇,袁建新,等. 腔隙性脑梗死轻
度认知障碍患者伴抑郁的影响因素[J]. 中国综合临
床,2021,37(2):135-140.
[6] 赵晟娇,张萍淑,元小冬,等. 腔隙性脑梗死后抑
郁伴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及认知损伤特征[J]. 山西医药杂
志,2020,49(13):1631-1635.
诊断对比[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8):110-112,140.
[2] 张晓璞,王思鸿,张敏。 血浆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老
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核磁共振成像总负荷的
相关性[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8):925-929.
[3] 黎玉环,李敏,郑力. MRI扫描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8):25-27,88.
[4] 张萍淑 , 郑 慧 , 徐 斌 , 等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认知功能与脑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J]. 中国综合临
床,2022,38(2):114-122.
[5] 张萍淑,赵晟娇,袁建新,等. 腔隙性脑梗死轻
度认知障碍患者伴抑郁的影响因素[J]. 中国综合临
床,2021,37(2):135-140.
[6] 赵晟娇,张萍淑,元小冬,等. 腔隙性脑梗死后抑
郁伴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及认知损伤特征[J]. 山西医药杂
志,2020,49(13):1631-1635.
Copyright © 2025 党永平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