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不同拆除部位结构拆除工艺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闫佳庆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谭国炜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朱 淋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https://doi.org/10.37155/2811-0625-0423-65

简介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放缓与政策调控的深化,超高层烂尾建筑的再施工已成为城市更新与资源再利用 的关键课题。然而,既有结构拆除工艺的粗放式应用常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安全隐患频发及改造成本超支等问题,其 核心矛盾在于拆除工艺与建筑不同部位特性的适配性不足。本研究以沈阳某超高层烂尾建筑再施工项目为依托,聚焦 结构拆除工艺在不同部位(核心筒、外框架、地下室与非结构构件)的适用性,通过案例实测,系统探究工艺选择的 技术经济性、安全性与环境友好性。

关键字

原有结构拆除;局部结构拆除;适用性分析

全文

PDF

参考文献

[1]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47—2016[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 刘瑞山,陈建湘,张辉等.既有建筑改造适应性技
术探讨—— 以某党政机关综合办公大楼排危工程为例[J].
重庆建筑,2020(12):28-30.
[3] 俞庆彬,杨光旭,张驰骋,等.某改建工程局部结
构拆除施工技术[J].重庆建筑,2021(9):51-53.

版权所有 © 2025 闫佳庆,谭国炜,朱 淋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出版时间:2025-12-01
本作品采用以下许可协议授权: 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