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促进果园土壤有机碳固存机制的研究进展
魏 琳 (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王悦琰 (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杨一派 (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https://doi.org/10.37155/2811-0617-0410-37简介
土壤有机碳固存对缓解气候变化和维持果园生产力至关重要,其效率受气候、生物因素和土壤特性等共 同调控。果园生态系统可通过增加碳输入、减少矿化损失及延长碳滞留时间三条途径提升固碳能力。绿肥作为多功 能绿色有机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多维机制协同促进碳固存。当前提升绿肥固碳的关键技术包括筛选适宜绿肥 品种、构建区域适配种植模式、提升养分协同技术与优化耕作措施等。未来需深化研究不同类型绿肥的固碳机制差 异、选育高效固碳种质、建立长期定位观测体系并构建基于绿肥的土壤碳汇管理框架,以充分发挥其在增汇减排中 的潜力。
关键字
绿肥;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优化路径全文
PDF参考文献
[1]曹卫东,包兴国,徐昌旭,等.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
与未来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6):1450-1461.
[2]刘晗,王萍,孙鲁沅等.种植冬绿肥对红壤幼龄橘园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3,
32(9):1623-1631.
[3]王强盛,薄雨心,余坤龙,等.绿肥还田在稻作生态系
统的效应分析及研究展望[J].土壤,2021,53(2):243-249.
[4]闫桂菀,董文斌,李忠义,等.绿肥覆盖对果园土壤
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4,35
(12):3427-3434
[5]姜灿烂,何园球,刘晓利,等.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
地红壤团聚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0,
47(4):715-722.
[6]张钦,于恩江,林海波,等.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可蚀性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6(2):9-16.
[7]管彤彤,张燕,陶海宁等.绿肥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
及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4,57(14):2791-
2802.
[8]刘霏霏,何万荣,孙强等.苜蓿绿肥对塔里木盆地苹
果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
报,2024,26(8):223-233
[9]田伟,胡金霞,李刚,等.耕作方式与绿肥种植对玉米
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7,33(6):1272-
1277.
[10]徐阳春,沈其荣,冉炜.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2,39(1):
89-96.
[11]邹洪涛,关松,凌尧,等.秸秆还田不同年限对土壤腐
殖质组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44(6):1398-1402.
与未来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6):1450-1461.
[2]刘晗,王萍,孙鲁沅等.种植冬绿肥对红壤幼龄橘园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3,
32(9):1623-1631.
[3]王强盛,薄雨心,余坤龙,等.绿肥还田在稻作生态系
统的效应分析及研究展望[J].土壤,2021,53(2):243-249.
[4]闫桂菀,董文斌,李忠义,等.绿肥覆盖对果园土壤
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4,35
(12):3427-3434
[5]姜灿烂,何园球,刘晓利,等.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旱
地红壤团聚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0,
47(4):715-722.
[6]张钦,于恩江,林海波,等.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可蚀性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6(2):9-16.
[7]管彤彤,张燕,陶海宁等.绿肥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
及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4,57(14):2791-
2802.
[8]刘霏霏,何万荣,孙强等.苜蓿绿肥对塔里木盆地苹
果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
报,2024,26(8):223-233
[9]田伟,胡金霞,李刚,等.耕作方式与绿肥种植对玉米
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7,33(6):1272-
1277.
[10]徐阳春,沈其荣,冉炜.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2,39(1):
89-96.
[11]邹洪涛,关松,凌尧,等.秸秆还田不同年限对土壤腐
殖质组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44(6):1398-1402.
版权所有 © 2025 魏 琳,王悦琰,杨一派

本作品采用以下许可协议授权: 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