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ditorial Board

主编

西南大学

李昌晓,教授,现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生态学)。20116月破格晋升为西南大学生态学教授;2013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10—2018年,应聘担任国家林木种苗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首席专家;2012年获宁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现兼任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重庆市林业局科技委员会专家委员;重庆市科技兴林生态修复领域首席专家;国家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第六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中国专家委员会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多次应邀担任大型国际项目咨询专家。主持完成国家林业行业标准1项,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1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均为项目负责人)。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指导博士后2人,博硕士研究生30余人,美国访问学者及留学生10余人。

编委

东南大学

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材与教学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与韧性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具备数字景观研究的成熟经验,对景园空间本体的建构问题长期跟踪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景园参数化设计与量化解析技术,针对传统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呈现的不可度量、简单叠加等技术局限,基于耦合设计理论与参数化技术开展以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为特征的参数化风景园林理论与方法研究工作。现为LANDSCAPE RESEARCH(SSCI)、EDUCATIONAL SCIENCES-THEORY & PRACTICE(SSCI)、《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专家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加4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加3项;撰写、翻译出版著作6部,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及受理4项;主持、参加完成雄安新区景观导则与专题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青奥工程等重点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5项;参加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课建设各1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参加3项,指导学生获省部级设计奖项20余项;成果获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项。

华南农业大学

李晖,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担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风景园林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花卉园艺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理事等社会公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乡规划设计、韧性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生态风险评价等。先后承担/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等,近年来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主持或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多项大中型规划项目,其中,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研究》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成果二类奖;主持了“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山景区总体规划,作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关键性材料,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多个项目获省级优秀规划设计二、三等奖。

四川农业大学

陈其兵,男,博士,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现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四川“天府万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艺疗法与园林康养分会副主任,中国竹产业协会文旅康养分会主任,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主任。长期从事风景园林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领域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竹林风景线融合。主持和主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将6项,三等奖8项,其他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3部,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先后主持各种规划设计项目200余项,其中获国内外规划设计获奖2O余项。

华中农业大学

邵继中,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建筑学),博士后(城市规划),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澳大利亚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规划师、高级建筑师。IFLA国际气候变化工作组委员、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学会责任理事、国际地下空间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理事、江苏省建筑师学会青年建筑师分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Elsevier)编委、《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FoAR)》(Elsevier)编委、《中国园林》特约编辑、《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SCI期刊特邀审稿人、《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特邀审稿人。获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名师工作室等称号。近年来第一作者发表SCI, SSCI,《建筑学报》,EI,CSSCI,CSCD等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本。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社会哲学研究重大项目等课题基金项目2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持编制国内外(包括澳大利亚、台湾等地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等项目30余项。获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绿色建筑协会等各类奖项20余项。

东北大学

庞瑞秋,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取得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2009年分别取得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9月至20149月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本科毕业直接任职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3月调任到东北大学任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等。近几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吉林省科委等纵向课题近10项,主持和参与地方政府的各类规划咨询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同济大学

王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生态规划与环境效应一流团队成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委员,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ECO-SMART LAB)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聘兼职规划师,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骨干。长期致力于生态价值引领下的风景园林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环境效应与规划导控、水绿空间格局与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性、韧性景观与城市可持续。迄今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委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著作1部、教材1部、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咨询项目,实践研究成果获评各类奖项。


苏州大学

肖湘东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08-至今,任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05-至今,任苏州平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湘东还兼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评审委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肖湘东主要代表性论文为:The Influence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8年第6期(SCI);华东热湿地区四种植物群落类型对降温效应的影响研究.风景园林,2019年2月,第163卷26期,94-99(核心)。

华南农业大学

赵晓铭,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风景园林硕士生导师。2008.07-2020.07任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1992年大学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从事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方面工作近30年。先后在甲级规划院与甲级建筑设计院工作十余年,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各类相关规范法规,已建成使用建筑工程项目三十余项,多项获奖。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全日制)毕业后调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从事规划、建筑与景观方面教学科研工作至今。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几十篇,教材多部,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级课题等多项研究,近年来完成了大量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规划研究课题。

南京林业大学

何疏悦,博士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度赴美国佐治亚大学研修,2018年度赴密西根州立大学研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林业行业标准编纂项目主持人。近五年主持及参与完成多项江苏省内市厅级课题。在业内核心刊物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主编一本参编多本专著及教材。主持并完成多项省内外城市道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森林公园可行性规划设计及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改造项目。

深圳大学

湖南衡东人,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城市、城市公共空间、城乡景观演变及规划。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东北大学

吴文,博士,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实验中心副主任,辽宁省建筑与城乡规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担任《Remote Sensing》、《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等SCI杂志审稿人,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会员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规划、城市三维景观格局、3S技术与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专业,景观生态学方向。曾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2项,各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SCI/SSCI论文1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篇,曾获第二届景观生态学笃学奖(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科学院地奥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

苏州大学

郑丽,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园林园艺与健康互作关系领域专注于康复花园设计与园艺疗法理论及应用研究。2005在英国获得苏格兰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获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颁发国际高尔夫球场管理资格证书;2014年---201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学习园艺疗法与康复花园设计,期间专程赴普林斯顿大学进行花卉与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系研习工作。在国际园艺疗法学术大会做报告多次,其中两次为主旨报告;另受邀开展学术报告、园艺疗法工作坊数十场;发表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相关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康复花园设计项目多项;主编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插花艺术双语教程》,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康复花园设计双语教程》,副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观赏植物分类学》。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康健园艺与康复花园》等书籍教材7部。2017年《园艺疗法课程·梅花的精神疗愈力》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2019《园艺疗法课程·荷花的精神疗愈力》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三等奖。

北京建筑大学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数字景观理论与技术,针对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呈现的难以科学度量、信息简单累计等技术局限,基于高分遥感技术等3S数字技术,开展以技术创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为特征的数字化风景园林分析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现任《Landscape Research》(SSCI)期刊特约审稿人,亚洲园林协会会员,《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专家审稿人,“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论文类作品复审专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4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3次;以第1发明人申请并获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及参与横向项目20余项;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1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优秀论文奖;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获奖1项。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983年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智慧联席会总经理,华东院城乡建筑工程院副院长,华东院景观及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分会副理事长,北京SRC街景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长期关注城乡环境地域性理论与本土实践的融合研究,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城乡建设数字化理论与实践。近年来主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亚运公园、绿道(碧道)、浙江未来社区等重点项目40余项,牵头规划设计至epc管理全过程,在景观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地规划、风景园林数字化(LIM)、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获浙江省西湖杯、钱江杯、优质园林工程金奖等设计奖项10余项。

西安理工大学

张新平,现任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学博士。兼任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Regional Planning》期刊编委,《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PeerJ等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遥感监测、景观生态、城市林业、森林康养、景观与数据可视化。主持省部级课题、厅局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各1项,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近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实践》1部,颁布地方标准1项。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金凤,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现任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书记,副高级职称。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入选“第十届海峡两岸沙尘与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文集。2003年被凉州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个人;2008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先进妇女工作者。先后主抓的金山乡核桃示范点、丰乐镇皇冠梨示范点、“葡萄示范点”皇冠梨示范点、西营镇皇冠梨示范点、金羊镇核桃示范点,成效显著,带动了周边区域特色林果向标准化、高效益发展。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博士,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乡色彩规划设计、城市有机更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撰写学术专著《基于新文脉主义的城市色彩可持续研究》一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利物浦大学

杨楠现为利物浦大学博士生并就读于西交利物浦大学。他的研究方向是当代乡土建筑设计研究。杨楠曾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一等学位建筑学荣誉学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杨楠拥有在中国、英国和荷兰的设计实践经历,回国前曾就职于荷兰MVRDV建筑及规划设计事务所,于2017年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专家,于2017-2018年任苏州大学建筑系客座设计导师,于2021年获得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客座评图嘉宾。

昆明理工大学

高凯,博士,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理论、文化景观与乡土景观等。近三年来,分别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景园林学视野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景观(批准号31600578)”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文化景观视野下的红河哈尼族乡土聚落研究(批准号15YJCZH045)”,并在《风景园林》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