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肥胖患者血清代谢指标与内脏脂肪面积的相关性分析
胡永梅 ( 庆元县人民医院 )
https://doi.org/10.37155/2661-4766-0705-54简介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不同肥胖类型在 病理生理机制和健康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血清代谢指标与内脏脂肪面积密切相关,对肥胖相关疾病的预测和防治具 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肥胖类型、血清代谢指标与内脏脂肪面积相关性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发现中心性肥胖和全 身性肥胖患者在血糖、血脂、胰岛素等血清代谢指标与内脏脂肪面积的相关性上存在不同特点,这有助于人们深入理 解肥胖发病机制,为精准制定肥胖干预方案和评估疾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对改善肥胖患者健康状况、减轻社会医疗 负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字
肥胖类型;代谢指标;内脏脂肪面积全文
PDF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
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体
育运动与健康分会,王友发.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4):619-631.
[2]牛雨蕾.2035年,全球一半人将超重[J].家庭医药
(快乐养生),2023,(5):84-84.
[3]张瑜.为什么胖人容易得糖尿病[J].家庭医药(就医
选药),2024,(6):26-26.
[4]董占丽.肥胖糖友可考虑减重手术[J].家庭医药(快
乐养生),2023,(3):52-52.
[5]李敏,张涛,徐佩茹.TLR4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对
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
报,2020,43(1):10-13.
[6]马占华.内脏脂肪面积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进展[J].甘肃科技,2019,35(14):127-129.
[7]刘焕欣,孟翠巧,聂倩,等.内脏脂肪指数在甲状腺功
能正常人群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间
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5):1850-1856.
[8]邹红,张一民,孔振兴,等.中老年人群身体成分与
动脉硬化风险的关系——以北京市为例[J].体育科学研
究,2020,24(2):64-71.
[9]王雅权,闫宇,董胜利.内脏脂肪面积作为胃癌患者术
后并发症预测指标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
杂志,2023,27(3):171-179.
[10]李岳航,王愿,李义帅,等.内脏脂肪在肺癌中的研究
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0):1292-1297.
[11]陈冯梅,丁建生,郭志荣,等.中心性肥胖在70岁以上
老年MS、非MS人群中与T2DM患病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
杂志,2021,41(11):2270-2273.
[12]郭一帆,陈佩杰,肖卫华.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线
粒体功能紊乱与运动调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报,2020,36(10):1145-1150.
[13]刘芳钰,冷锦红.从脾论治脂肪组织参与肥胖型胰
岛素抵抗[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4,48(2):20-24.
[14]毛维维,伊桂叶.不同肥胖类型患者血清代谢指
标与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
志,2019,34(5):1-3.
[15]聂倩,孟翠巧,刘焕欣,等不同肥胖指标及内脏脂肪
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预测价值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
志,2024,44(6):1321-1325.
[16]李锦超,任美玲,吴紫葶,等.肥胖相关代谢、免疫炎
症基因的甲基化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22,53(1):73-
76.
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体
育运动与健康分会,王友发.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4):619-631.
[2]牛雨蕾.2035年,全球一半人将超重[J].家庭医药
(快乐养生),2023,(5):84-84.
[3]张瑜.为什么胖人容易得糖尿病[J].家庭医药(就医
选药),2024,(6):26-26.
[4]董占丽.肥胖糖友可考虑减重手术[J].家庭医药(快
乐养生),2023,(3):52-52.
[5]李敏,张涛,徐佩茹.TLR4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对
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
报,2020,43(1):10-13.
[6]马占华.内脏脂肪面积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进展[J].甘肃科技,2019,35(14):127-129.
[7]刘焕欣,孟翠巧,聂倩,等.内脏脂肪指数在甲状腺功
能正常人群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间
的中介效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5):1850-1856.
[8]邹红,张一民,孔振兴,等.中老年人群身体成分与
动脉硬化风险的关系——以北京市为例[J].体育科学研
究,2020,24(2):64-71.
[9]王雅权,闫宇,董胜利.内脏脂肪面积作为胃癌患者术
后并发症预测指标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
杂志,2023,27(3):171-179.
[10]李岳航,王愿,李义帅,等.内脏脂肪在肺癌中的研究
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0):1292-1297.
[11]陈冯梅,丁建生,郭志荣,等.中心性肥胖在70岁以上
老年MS、非MS人群中与T2DM患病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
杂志,2021,41(11):2270-2273.
[12]郭一帆,陈佩杰,肖卫华.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线
粒体功能紊乱与运动调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报,2020,36(10):1145-1150.
[13]刘芳钰,冷锦红.从脾论治脂肪组织参与肥胖型胰
岛素抵抗[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4,48(2):20-24.
[14]毛维维,伊桂叶.不同肥胖类型患者血清代谢指
标与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
志,2019,34(5):1-3.
[15]聂倩,孟翠巧,刘焕欣,等不同肥胖指标及内脏脂肪
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预测价值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
志,2024,44(6):1321-1325.
[16]李锦超,任美玲,吴紫葶,等.肥胖相关代谢、免疫炎
症基因的甲基化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22,53(1):73-
76.
版权所有 © 2025 胡永梅

本作品采用以下许可协议授权: 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