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灯检工序对终产品质量风险的量化评估研究

邓 亚 ( 国药集团贵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罗 英 ( 国药集团贵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聂开栋 ( 国药集团贵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https://doi.org/10.37155/2661-4766-0705-55

简介

血液制品作为高风险的生物医药产品,其质量控制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灯检工序作为终产品可见 异物检查的核心环节,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强、量化不足等问题。本研究针对灯检工序潜在质量风险,提 出融合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层次分析法(AHP)的联合模型,构建多维度风险量化评估框架。首先通过 FMEA系统识别灯检工序失效模式,结合人员操作、设备性能、环境因素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引入AHP确定各 风险因子的权重系数,修正传统风险优先数(RPN)计算逻辑,形成综合风险值排序方法。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 精准识别异物漏检、光源稳定性不足等关键控制点,其风险量化结果与生产数据吻合度达92%。研究表明,FMEAAHP联合模型突破了传统RPN的局限性,实现了风险要素的客观分级与动态管控,为优化灯检工艺参数、降低终产品 质量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字

血液制品;灯检工序;FMEA-AHP联合模型;风险优先数;质量控制;风险量化评估

全文

PDF

参考文献

[1] PDA Technical Report No.90(可见异物检测标
准)
[2] 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0904
[3]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Container Closure
Integrity Testing
[4] 山东省生物制品生产质量管理风险分析与探讨[J].
胡敬峰;宋凯;冯巧巧;樊红延;周勇.中国药事,2023(09)

版权所有 © 2025 邓 亚,罗 英,聂开栋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出版时间:2025-10-31
本作品采用以下许可协议授权: 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