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兰世民 (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王晓光 (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https://doi.org/10.37155/2661-4766-0706-47Abstract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 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行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查,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弥 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等,测定病灶体积、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脑血流量(CBF)等 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成像差异及该技术与传统影像手段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病灶体积平均为(5.2±2.1)cm³, 内囊后肢ADC值为(0.65±0.12)×10-3mm2 /s,FA值为0.31±0.07,病灶区CBF为(12.5±3.2)mL/100g/min,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P < 0.001)。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对HIE早期病灶检出率达97.5%,高于超声的65.0%和CT的70.0%(P < 0.05);在病灶定位准确性(92.5%)和损伤程度评估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0.89)方面,均优于传统影像手段(P < 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实现HIE早期精准诊断,在病灶定位、损伤评估及预后预测上优势显著,能 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Keywords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病灶定位;预后评估Full Text
PDFReferences
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预
后评估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5,42(02):117-122.
[2]王保林,安棚蓬田,庞博,等.头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
究与医学应用,2024,8(20):73-75+78.
[3]林先红,赵振,史乐洋,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
共振检查特点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CT和MRI
杂志,2024,22(06):12-15.
[4]郭振,蒿景龙,胡晓萌,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
参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中的应用及预后评估[J].医药
论坛杂志,2023,44(24):98-102.
[5]朱秀益,徐宏伟,俞金娜,等.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胶原
纤维酸性蛋白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23):4721-4724.
Copyright © 2025 兰世民,王晓光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