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Current

Vol 1 No 1 (2019): 2019年 第1卷 第1期

  • 《临床医学前沿》主编致辞

    王荣福

    PDF
  • 激素替代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胡琴

    摘要:目的:探究激素替代联合局部用药应用于围绝经期女性萎缩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75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 = 25,替勃龙片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B组(n = 25,雌三醇软膏联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C组(n = 25,单一使用甲硝唑泡腾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pH值以及雌二醇水平,治疗有效率以及停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等无明显差异,治疗后,A、B组各项数据比C组更优。A、B组治疗有效率比C组更优。停药三个月后A、B组复发率比C组更低;停药六个月后,三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围绝经期女性萎缩性阴道炎治疗中使用激素替代联合局部用药治疗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复发率。

    PDF
  • 雷贝拉唑联合胃复春片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VEGF、LPO、SOD、NO的影响

    季文媛, 卫佳琪, 刘炜

    摘要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胃复春片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1例每组。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完成治疗,观察组加以胃复春片完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VEGF、LPO、SOD、NO水平,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2%(28/31)比64.52%(20/31)](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呃逆暖气、畏寒肢体、倦怠乏力、便溏、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胃脘痛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呃逆暖气、畏寒肢体、倦怠乏力、便溏、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胃脘痛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呃逆暖气、畏寒肢体、倦怠乏力、便溏、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胃脘痛临床症状评分较低(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LPO、SOD、NO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LPO水平显著降低(P < 0.05),VEGF、SOD、NO水平显著上升(P <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LPO水平较低(P < 0.05),VEGF、SOD、NO水平较高(P <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胃复春片用于消化性溃疡,能有效降低患者LPO水平,升高VEGF、SOD、NO水平,临床疗效良好。

    PDF
  • 风湿免疫科医患沟通和知情同意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王浜琴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医疗伦理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就给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带来了影响。风湿免疫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诊断过程较为复杂,疾病较易反复,倘若使用传统的药物,易引发一定的副作用,而若使用现代药物,又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如何解决风湿免疫科医患沟通和知情同意的伦理问题是当前医院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PDF
  • 表阿霉素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用于三阴乳腺癌的效果、肿瘤标志物及毒副反应比较

    盛树海, 郑进, 佟易凡

    摘要目的:探讨表阿霉素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用于三阴乳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影响,以及药物所致毒副反应情况。方法:2013年6月-2016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108例,回顾性分析其化疗方案并分为:接受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的联合组55例、接受表阿霉素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的序贯组53例。两组治疗6疗程后对比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含量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随访并观察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白细胞抑制、血小板抑制、口腔溃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联合组(P<0.05)。随访2年发现,序贯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长于联合组患者,整体生存情况优于联合组患者(P<0.05)。结论:表阿霉素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与联合治疗相当,但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对延长远期生存时间、提升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

    PDF
  • 调强放疗联合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的影响

    车亚, 郭峰, 任英红, 马红兵

    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XELOX(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XEL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研究组应用调强放疗联合XEL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率、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 (P < 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 (P < 0.05);研究组1年后生存率为91.67%与对照组生存率8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2年、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77.78%、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2年、3年后生存率(55.56%、30.56%, P < 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76.42±6.73)、(68.46±6.45)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70.55±7.24)、(61.87±9.11) (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同时亦不增加不良反应。

    PDF
  • 能谱CT单能X线束成像在脊柱术后中的应用价值

    李强, 窦文广, 梁长华

    摘要目的:研究能谱CT单能X线束成像在脊柱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间已行脊柱内固定术的病人25例,运用能谱扫描模式(GSI)进行扫描。将扫描完的图像传送至GSI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单能量重建,间隔为10keV,将40keV~140keV重建出11组单能量的图像。由两名医师分别对11组图像并做一致性检验,用4分法对图像进行评分并记录各个单能量时各个分值的人数。结果:两名医师在对25例患者的11组能谱图像分析时,Kappa值为0.885,即两名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好。60keV及以下时,评分为3分及以上者仅为1例(1/25,4%);能量为90keV时,3分及以上者为12例(12/25,48%);能量为100keV时,3分及以上者为23例(23/25,92%);能量为110keV时,3分及以上者为21例(21/25,84%);能量为120keV时,3分及以上者为16例(16/25,64%);130keV及以上时,3分及以上者为3例(3/25,12%),图像评分较高、质量较好主要分布在90keV~120keV能量处。颈椎、胸椎、腰椎在100keV处的图像质量均最好,分别为6例(6/7,85.71%)、5例(5/5,100%)和13例(13/13,100%)。结论:能谱CT单能X线束成像在脊柱内固定术后的病人去除伪影有着很大的价值,在100keV时图像质量最好,且在颈椎、胸椎、腰椎没有明显差异。

    PDF
  • 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胃肠道保护效果观察

    刘里里, 陶莲德, 刘群英, 陈玉

    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实施胃肠道营养护理对保护其胃肠道的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82)与对照组(n=8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保护相关指标(胃肠减压量、pHi、IAP)、营养指标(TRIG、TP、Alb)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干预组胃肠减压量、pHi、IAP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且干预组TRIG、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干预后T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 < 0.05)。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胃肠道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PDF
  • 基于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小肠病变的研究

    韦明炯, 赵宇新, 温界玉, 马党捐, 康彦智, 张林凤, 刘雨峰, 杜苗娜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小肠检查对于小肠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小肠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研究收集初治小肠病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多模态影像学口服小肠造影检查。观察分析CT和MRI两种图像显示的小肠病变部位、范围、累及肠管的形态、肠腔的变化、肠管周围脂肪间隙、病变近段以及远段肠管的情况。以小肠镜或者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最后评估多模态影像学检查CT以及MRI诊断小肠病变中的意义结果:① 小肠镜或者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所选60例小肠病变,其中22例小肠腺癌,19例间质瘤,7例淋巴瘤,9例小肠炎性病变以及3例脂肪瘤。病变部位的分布为:9例位于十二指肠,32例位于空肠以及19例位于回肠;② CT、MRI表现:小肠腺癌病变较为局限,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肠壁不均匀增厚、僵硬,肠腔变窄,周围脂肪间隙不清、部分可见小淋巴结,部分患者近段小肠管腔扩张。小肠间质瘤病变局限,部分可有溃疡形成与肠腔相通,可位于小肠或小肠外,增强扫描延迟强化。淋巴瘤呈现没有坏死、钙化灶的均匀密度/信号,边界清楚,浸润型呈肠壁增厚,约1.0-3.2cm,没有结节形成,无胃肠黏膜破坏。溃疡型以及肿块型粘膜受到破坏。增强扫描中度均匀强化,黏膜明显强化,肠壁柔软呈同心圆征。炎性病变表现为肠壁局部增厚,周围多发渗出,肠管没有狭窄或扩张。脂肪瘤表现为肠壁局限性脂肪密度/信号,增强扫描没有强化;③ 多模态影像学CT、MRI造影检查对于小肠病变的发现率分别为:95.0%(57/60)以及96.7%(58/60)。诊断小肠病变的准确率为93.3%与95.0%,敏感性为95.0%与96.7%,特异性为100.0%与100.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多模态影像学CT与MRI小肠造影创伤小,对小肠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都是小肠病变的有效检查措施。

    PDF
  • 高月神经敏化新理念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新思路

    高月

    摘要中风也就是临床中通常说的脑卒中,是临床中一种由于脑部的血液流通问题而引起的脑血管方面的急性疾病。该病的症状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突然性的昏倒、脸部嘴角发生歪斜、说话不方便等。这些症状会引起患者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该病可能会同时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其发病率及致死率都极高。本文以经验分享的形式分析采用神经敏化新理念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新思路。

    PDF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盛芬, 栾晓嵘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的则是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病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病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