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困境剖析与突破路径探索
黄健平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胡雷雷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郑 晖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卞晓峥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华康民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
https://doi.org/10.37155/2717-5561-0611-26Abstract
虚拟仿真实验室依托计算机技术与虚拟现实手段,将传统实验元素数字化,为学生营造出高度逼真的实 验情境,有力化解了高校在真实实验中遭遇的一系列难题。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下,国内众多高校踊跃开展建设 实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已取得斐然成果。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该校部分学院已构建起专业性虚拟仿真 实验室,然而,学校层面尚缺统一管理平台,亟需搭建校级实验室及管理平台。河南省高校数量庞大,招生规模可 观,但高等教育资源在配置与利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就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而言,存在校际资源整合不力、项目 原创性与质量有待提高、跨专业融合度低且利用率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构建校级虚拟仿真实验室,并 推动高校间的联盟共享,对优化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意义非凡,亦有助于推动整体发展水 平迈上新台阶。
Keywords
校级;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运行机制Full Text
PDFReferences
模式探索[J].微计算机信息,2021,000(015):22-23.
[2]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4.
[3]蔡丽萍,熊金波,金彪,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仿真
实验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37(1):5.
[4]王猛,毛志山,张小岗.面向学习者动机的虚拟仿真实
验课程开发研究[J].实验室科学,2024,27(5):97-104.
[5]陈雨婷,杨刚,徐佳颖.国际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演进趋
势与启示[J].软件导刊,2020,19(11):5.
[6]蔡丽萍,熊金波,金彪,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仿真
实验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37(1):5.
[7]苗壮,李凡长.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改革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
[8]赵迪,张帅,赵章红,郝伟斌,张水潮.基于.NetCore前
后端分离框架共建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
关键技术研究[J].2025.
[9]陈美燕,林国超.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
式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Copyright © 2025 黄健平,胡雷雷,郑 晖,卞晓峥,华康民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