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ditorial Board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

李玉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慕课发展中心主任。长期专注于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研究,以信息技术丰富环境下的“深度课堂”研究与实践为着力点,以混合式课程支持的课程形态创新和课程体系重构为突破点,以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设计、实施与评估为中介点,努力建构“互联网+”、“智能+”时代区域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与发展路径,并融合互联网教育开放生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多个层面上,探索同步时代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与实践策略。研究方向涉及移动学习与在线学习发展、技术丰富环境下的课堂评价;数字校园设计、实施与评估、区域高可用性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设计、中小学数字校园与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互联网教育应用及互联网学习发展评估;智能教学系统与个性化学习环境研究;高等教育慕课及在线学习研究等。出版专著及教材10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近120余篇。自2015年以来,作为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研究核心成员及主编,全面呈现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面向互联网时代发展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重要的领域影响力。所带领的团队扎根实践,在基础教育领域密切联系广大中小学校,服务北京、面向全国,深入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在技术丰富环境下的课堂评价及面向中小学生混合式课程实践方面具有广泛的实践影响。

副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

武小鹏,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普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诊断测评、课堂教学评价、数学课程与教学。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电化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育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2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课堂解构——基于多视域的深度分析》。获得贵州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次(排名第一),三等奖一次(排名第一),主持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甘肃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获得贵州省首届“学术先锋”称号。

中国传媒大学

赵 硕,中国传媒大学教授,QS世界百强大学马来亚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特别行政区神州学者计划讲座教授,双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双博士后(复旦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2014年获得美国共同点出版社和西班牙圣巴布罗大学共同颁发的国际人文学者奖(Humanities Scholar Award)、2017年获得美国共同点出版社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颁发的新兴人文学者奖(Emerging Scholar Award)、2018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共同点出版社颁发的人文研究学者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比较教育学。

编委

东北师范大学

柳海民,教育学博士,国家级教学名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现任东北师大特聘教授,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人,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国家“2011计划”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评估专家,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指委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参与研制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育学类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主持研制教育部《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正在主持研制教育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出版专著、主编教材40部,发表学术论文214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等奖励50余项。

浙江大学

肖龙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教育学研究会会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温州精神”)校本课程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语文教学研究;新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等。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编著十余部;承担省部级重点、规划课题多项;多次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代表作有:“温州精神”校本课程开发、“浙商精神”进课堂(企业家精神教育)、表现学习研究、探究学习研究、协商学习研究等。

北京大学

尚俊杰 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和1999年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取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取哲学博士(教育学)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系主任,现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客座副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委会(原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学会常务理事、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神经教育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教育技术领导与政策、信息技术教育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北京教育科学规划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及几十项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多本教材著作。曾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科技类)、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优秀论文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等荣誉。


浙江师范大学

蔡铁权,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普通物理、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物理教育、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任浙江师大物理系主任,浙江师大教务处处长,浙江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负责人,浙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现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中学物理教育分会副主任,浙江省物理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浙江省科学教师培训专家组组长,浙江省物理地方课程审查专家组组长等。

湖南师范大学

钟云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求职、资本转化与贫困生社会流动。撰写的研究报告《促进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的建议》得到一众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主持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湖南省软科学项目32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著3部,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青年研究》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独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湖南省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长沙市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将、二等奖与三等奖、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与湖南省高等教育热点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湖南经济电视台》、《红网》、《凤凰网》等30余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产生了较高的社会反响。 

首都师范大学

傅树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公共管理、教师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经获得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在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教授。担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专家,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聘为中小学名校长发展工程和名校长工作室学术导师。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及各种委托项目等。出版专著若干本,在CSSCI上发表论文几十篇。

北京师范大学

卢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高精尖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曾在新加坡科研局(A*STAR)等国外科研院所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在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领域,已发表40余篇高水平英文学术论文(例如 IEEE TKDE, IEEE TMC, ICDM, ICDE, IJCAI,CIKM, EDBT等)。担任本领域多个一流国际学术会议(例如AIED, AAAI,CIKM等)程序委员会委员及一流期刊(IEEE TLT, ACM TIST等)审稿人。领导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了“智慧学伴”教育机器人、“雷达数学”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个智能教学系统,在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及教育科技领域等多次获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腾讯、中国移动等多家企业科研基金,研究课题方向集中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前沿交叉领域。同时,负责北师大教育公共服务智能平台的核心研发与数据分析工作,已授权和在审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上海外国语大学

郭晓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自1982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至今近四十年,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期间获得上海外国语本科学士(1986)、硕士研究生学历(1988)、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2018),与此同时先后在美国滑石大学校(1994),马赛诸塞州立大学波斯顿校区(2012)、澳大利亚悉尼大学(2004)、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OISE2018)学习和访问。先后为本科生开设英语技能课:听力、精读、语音课,以及专业课: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为硕士生开设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的课程。编著了《英语口语》一书(外语教育出版社),撰写出版 《高校英语教师教育者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一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撰写了十多篇论文,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精品课程立项。获得过校级教学管理奖,上海虹口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谢欣,副教授,博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助理,设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交互设计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研究、图形设计与二维动画制作研究、民国时期设计研究。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参与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学科交叉专项研究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排名第3);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排名第5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得2018年度黑龙江省第四届艺术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参与出版学术专著3部设计作品曾获得2次国内设计竞赛金奖、1次国内设计竞赛银奖、1次国家级设计竞赛铜奖、2次国家级设计展入选奖、2次国际级设计展入选奖、3次国际级设计展优选奖、2次国际级优秀奖,参加3次国际级设计展,参加3次省级设计邀请展。

北京师范大学

童莉莉,2008年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202012月起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副主任,兼任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系统化教育治理实验室联席主任及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智慧教育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及《教育现代化》 刊物审稿人。主要从事智能教育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分析、多维智能教学关系构建与优化等研究,多次参与教育部-中国移动基金课题、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十四五”规划课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学年度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已发表8篇于CSSCI核心期刊、6篇于SCI核心期刊。多次参与智慧教育领域全球性学术会议并作主持,获“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北京邮电大学骨干青年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白瑜,副教授,硕士学位。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兼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中国画院院聘画家。

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赵明一,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日本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博士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内科学组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儿童健康分会常委,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少儿分会委员。临床上对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及实体瘤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科研主要方向:细胞氧化应激与死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41篇,RG Score 32.75h-index 1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李葆萍,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联席主任、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执行委员,担任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omputer in Education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等期刊评审人。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学习环境设计与评估,未来学校规划和设计,智能评价技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和学习效果研究,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等。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参与编写教材3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

刘颖,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 。关注基于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相关研究,以学生学习表现性评价为支点,指向开发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重构,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实践策略。聚焦课程标准与表现性评价,基于智慧学习平台的教学实施策略,努力建构“互联网+”、“智能+”时代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发展与教学体系的发展路径,通过区域内智慧学习平台,通过供给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跟进来培养教师互联网教育的使用习惯,探索同步时代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与实践策略。研究方向涉及基于课程标准的智慧学习平台使用与在线学习发展、技术支持环境下的教与学成果的评价;课程内容相配合的单元、课时、复习等不同类型微课 数字资源的学习过程设计等。 主持完成多项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国内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多部书的编写。


河南大学

王海凤,1991年生,山西汾西人,先后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校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并合撰或参编《外人来华留学的历史轨迹》、《中国学前教育名著选读》、《中国研究生教育史》等著作。

山西大学

赵国栋,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育原理、高等教育学研究。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会理事,2018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授。主持并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在《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上海师范大学

朱晶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幼儿自我管理、家庭教养、幼儿创造力等方面的研究,在《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 Psychology》《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学前教育研究》《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国内外SSCICSSCI期刊来源发表论文30多篇,担任《心理科学》审稿人。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参与市教委委托项目。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晨光学者”荣誉称号。荣获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指导学生申请校级文科科研项目。承担学前教育本科课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和《幼儿情绪教育》。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的制作与管理。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楠,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目前兼任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编委会成员、中小学教育大数据分析师系列培训教材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会员。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赋能高等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质量监测与评价以及优化高等教育系统。担任《Computers & Education》、《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等SSCI期刊审稿人。由Springer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本《eLearning for Quality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Practice, and Interventions》,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小学教育大数据分析师系列培训教材《数据可视化方法》一本。现主持1项北京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已完成北京教育规划青年课题1项,发表SSCI一区论文2篇,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北京教育》(高教)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东华理工大学

丁宝根,江西南昌人,1985年生,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数智化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完成市厅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现代教育技术》、《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2篇,CSCD期刊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8篇;参与撰写专著2部;相关研究成果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次。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教

段世飞,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助教,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方略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一带一路”研究会会长,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IES)会员,香港比较教育学会(CESHK)会员,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后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在《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在多个国际会议进行口头汇报。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著多部,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曾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多次获得教育部国家奖学金,以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十大自强之星等20余项奖励和荣誉。硕博两次提前毕业。


南京财经大学

段继红,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公派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一项、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软科学研究课题一项(研究成果获2018年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2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1项,校教改课题重点项目1项,校高等教育研究及改革发展专项课题1项,主持校在线课程1项。在《统计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系统管理学报》《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教育教改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独著),参编教材3部。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阳杰,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2021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取博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会员,《Springer-Nature Social Sciences》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卓越实证研究概述》、《教育文摘周报》转载。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等权威报纸上发表文章4篇,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参与撰写英文学术专著1部,由Springer Nature 旗下的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主持完成6项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包括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VFA210006)等)。曾荣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主办)论文二等奖等荣誉。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何静博士研究生,教授、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财规划师、保险公估人。先后在企业、高职院校工作二十余年,曾担任企业副总经理,二级学院院长、鉴定所所长等职;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德国、英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考察、学习;曾在德国(职教培训)、日本(经济管理教学研究)华南师大(文化心理)访学。主持或重要参与省部级项目多个,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编著《市场营销学》、《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行为论》、《基于DQP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等教材、专著13部。先后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教学名师、教师微课大赛1等奖、教学成果2等奖、教学能力大赛3等;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省技能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多项,积极为政行企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先后到账经费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