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悲惨世界》2010伦敦版相较于2017巴黎版的情感重塑研究

王李蕊 ( 西南民族大学 )

熊艳婷 ( 西南民族大学 )

https://doi.org/10.37155/2717-5561-0608-5

简介

本研究以音乐剧《悲惨世界》2010伦敦25周年纪念版与2017巴黎原版复排版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版音乐 剧的情感重塑差异,通过跨文化比较法,探讨两版在物质载体、集体记忆符号等方面的情感编码与解码过程,揭示情 感重塑的跨文化机制。同时,通过构建“文化编码-解码-共鸣”三维分析框架,揭示跨文化改编中情感符号的协商机 制。比如在情感编码与解码方面,伦敦版重构红色为“革命激情”普世符号,黑色为对媒体操纵等的批判;而巴黎原 版的红色则与法国历史地标绑定,强化了民族记忆,将黑色指向资本主义剥削等。在观众情感接收与解码上,这两个 不同的版本通过编曲、舞台设计等引发来自不同国家观众的情感共鸣,如法语观众对Liberté中红黑颜色的解读带有历 史“色彩烙印”,英语观众则将其解读为“个人VS体制”对抗等。不过本研究有局限性,未纳入非西方文化案例对比 分析,未来将进一步探索音乐剧跨文化传播的更多案例与特征。

关键字

情感重塑;跨文化机制;音乐剧改编

全文

PDF

参考文献

[1]杨悦.跨媒介视域下《悲惨世界》的音乐剧改编研
究[D].吉首大学,2023.
[2]司程麟钧.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音乐剧《悲惨世
界》字幕翻译研究[A].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9(15):128-
129.
[3]马昀楚.以音乐剧《悲惨世界》为例浅析音乐剧的
传播策略[A].文学艺术周刊,2024(15):61-63.
[4]王玉奇.音乐剧《悲惨世界》表演中的人物角色塑
造[J].剧作家,2023(3):132-134.
[5]程梦雷.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法语音乐剧《悲惨世
界》的艺术感染力[J].歌剧,2018,(11):88-91.
[6]严婷.音乐剧《悲惨世界》字幕翻译中的策略与实
践[A].黄河之声,2024(1):179-180.
[7]窦茉丹.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风格与演绎技巧
分析[A].明日风尚,2024(23):36-37.

版权所有 © 2025 王李蕊,熊艳婷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出版时间:2025-08-31
本作品采用以下许可协议授权: 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