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6 No 9 (2025): 2025年 第6卷 第9期
-
草酸盐肾病的综合护理管理——基于证据的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草酸尿症护理策略
林雪艳, 李 燕
本报告旨在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一份关于原发性与继发性草酸盐肾病管理的全面、循证指南。报告强调 了两种病因学分类之间的关键区别,并阐述了护理评估与干预的基石,包括饮食管理、药物支持和心理社会关怀。随 着新型疗法的出现,护士在草酸盐肾病管理中的角色正不断演变。
PDF -
泌尿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多维路径研究
黄少华
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泌尿造口术作为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治疗手段, 显著改善了病人的生存率,但术后长期护理需求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泌尿造口病 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干预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通过分阶段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全程规范 化管理,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造口适应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PDF -
全科医生在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综合管理中的角色与挑战
雷维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管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全科医生在老年多病 共存患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面临着全科医生缺乏相关知识与技能、医疗资源与能力有限、疾病复杂性与诊疗 难度大、医患沟通与依从性不佳等主要挑战。为此,我国应通过完善多学科团队建设、规范综合管理流程、优化信息 系统功能,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生在老年多病共存患者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发挥其在慢性病长期管理和 健康促进方面的优势,逐步提高我国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实现“老有所医”,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奠 定坚实基础。
PDF -
一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郭建华, 孟祥翠, 冯丽丽, 王艳华
报告1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护 理要点包括: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DVT的预防,DVT形成的护理,DVT的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的护理,梯度压 力袜(GCS)的护理。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的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PDF -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挛缩的效果
赵钱来, 苏海鑫, 马飞龙, 马小平, 师宏斌*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联合膀胱颈部注射曲安奈德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颈挛缩(BN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3年我院收治的TURP术后并发膀胱颈挛 缩患者40例,我们采用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基础上,联合膀胱颈部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方法,随访观察术后3、6、 12月时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等指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6、12个月,所有患者 的排尿困难症状均消失,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QOL(生活质量)和尿流率显著改善。结论:在经尿道膀 胱颈切开术的基础上,联合膀胱颈部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TURP术后并发BNC的一种有效方法。
PDF -
智慧医疗背景下门诊部就诊流程优化与患者满意度提升策略
邢海燕
随着智慧医疗的迅猛发展,门诊部作为医疗服务的第一线,其运行效率与患者的满意程度已成为衡量医 疗机构服务水准的关键指标。本研究依托智慧医疗的技术优势,针对当前门诊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预约程序复杂、等待 时间冗长、缴费手续繁琐等难题,提出了一套整合移动医疗应用、AI辅助诊断及物联网技术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具体 涵盖了智能预约体系的搭建、动态化候诊管理机制的引入以及一站式结算服务的实现等内容。此外,本文还从改善服 务品质、增进医患互动、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医疗机构 在智慧医疗环境下推进门诊服务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PDF -
肺结核规范用药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胡永霞, 马 君, 师培琼
肺结核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规范用药对于其治疗成功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肺结 核患者规范用药依从性情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肺结核规范用药依从性的现状,从患者个体 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医疗系统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个层面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旨在为提高肺结核患者规 范用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和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从而改善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控制疾病的传播。
PDF -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产妇母乳喂养意愿的作用
徐雅雯
目的: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产妇抑郁状态及母乳喂养意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 2025年6月本院分娩且确诊产后抑郁的112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 = 56)与对照组(n = 56)。对照组行常 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性期-巩固期分阶段心理护理。结果:相比对照组,干预后4周,观察组 EPDS、SDS评分较低(P < 0.05);观察组母乳喂养强烈意愿率、信心评分较高(P < 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 喂养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后抑郁产妇的抑郁症状,显著提升其母 乳喂养意愿与实际喂养行为。
PDF -
手术室护理中的感染控制与管理策略
马 君, 胡永霞, 赛 伟
手术室作为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感染控制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 术效果、康复进程及生命安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关键策略,通过对手术室感染因素 的分析,从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手术流程管理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且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手术室感 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强调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中的重要性,为手术室 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PDF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特点和效果的观察和探讨
林丽云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5 月在本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12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60)与对照组(n = 60)。对照组 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出血持 续时间均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 < 0.05)。结论:优质护理通过产前精准干预、产时动态监 测、产后个性化照护,可有效减少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护理满 意度。
PDF -
优质护理在妇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 阳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妇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本院 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50)与对照组(n = 50)。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 理,观察组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均较短,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 <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恢复 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PDF -
导乐陪伴结合呼吸训练对产妇分娩疼痛缓解效果的观察
季 莹
目的:观察导乐陪伴结合呼吸训练在缓解产妇分娩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5年 5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结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 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评分较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短(P <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导乐陪伴结合呼吸训练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PDF -
全科医生实施的个性化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吴天欣, 吴逸凡*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科医生实施的个性化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将上海市宝山 区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 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全科医生制定的个性化干预措施。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 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全科医生实施的个性化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 患者的生活质量。
PDF -
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马清玺
本文探讨了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现状包括研究体系完善、技术方法创新 及人才队伍壮大。问题涵盖研究资源分布不均、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成果转化应用困难及监管力度待加强。对策提 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研究深度和广度、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及强化职业卫生监管。通过加大对中西部支持、鼓励新兴 行业研究、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推动跨学科研究、提高企业成果转化积极性、建立有效转化机制及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等措施,提升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水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PDF -
全科医生在社区癌症早筛中的科普推广实践
杨红忆
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期筛查对于癌症的防治至关重要。全 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社区癌症早筛科普推广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全科医生 在社区癌症早筛科普推广中的角色定位,分析了当前科普推广工作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具体的实践策 略和效果,旨在为提升社区癌症早筛科普推广水平提供参考。
PDF -
新生儿早期基础保健(EENC)对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的降低效果分析
方 微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础保健(EENC)对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 至2025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12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护 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EENC。比较低血糖发生率、出生后24h内血糖值、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出生后6h、12h、24h血糖值较高,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较短 (P < 0.05)。结论:EENC可有效降低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提高血糖水平,缩短血糖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 广应用。
PDF -
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水痘皮肤瘙痒护理中的实践探讨
徐志娟, 黄玉霞, 王秀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水痘皮肤瘙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水痘伴皮肤瘙痒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 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瘙痒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瘙痒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低(P <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 对照组(P <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童水痘皮肤瘙痒护理中,能有效减轻患儿瘙痒程度,提高睡眠质 量,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PDF -
椎间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孟长江
本研究旨在对比椎间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通过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的 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缓解程度以及 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椎间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平均75.2±1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 45.6±10.2ml)、住院时间(平均4.2±1.1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但在处理复杂病例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开放手术对于复杂病例治疗效果确切,但手术时间平 均125.6±18.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25.8±35.6ml、住院时间平均8.5±2.2d,创伤相对较大。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 理选择手术方式。
PDF -
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
潘 鑫, 李 燕, 白勇芬, 孙 欣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5年 1月在我院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 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 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 <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 干预可有效降低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
PDF -
肺癌筛查技术普及与高危人群发病趋势的关联性研究
陈 超
本研究聚焦基层医疗机构肺癌筛查技术普及与高危人群发病趋势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基层实践数据展开 探讨。研究显示,低剂量螺旋CT在基层应用场景逐步拓展,政策支持、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推动筛查技术普及。 高危人群肺癌发病呈现“显性发病率”上升、腺癌占比提高、区域与人群分布差异明显等特征。筛查普及可提升早期 诊断率、引发发病率“悖论”、长期推动死亡率下降,但受技术准确性、人群参与度、医疗资源配置影响较大。基于 此,本研究提出筛查策略精准化、普及均衡性提升、数据监测体系完善的优化方向,为基层肺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助力提升高危人群健康保障效能。
PDF -
处方前置审核在门诊药房的效果及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顾海萍, 赵 静, 熊 陈, 徐祖培, 韩 雪
目的:探究处方前置审核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合理用药的影响,为提升门诊用药质量与药 房工作效率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平罗县人民医院2023年4月-9月未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的5000张门诊处方作为对 照组,2024年6月-11月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的5000张门诊处方作为观察组。通过组建专业审核团队、制定标准化审核 流程与标准,对两组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处方调配效率、患者用药安全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 处理。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 < 0.05);观察组处方平均调配时间显 著短于对照组,药师日均调配处方量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中,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等重点科室的 不合理用药改善情况尤为突出。结论:处方前置审核可显著降低门诊不合理用药风险,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 措施。
PDF -
泌尿外科带腹膜后引流管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 博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带腹膜后引流管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及响因素。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 附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泌尿外科带腹膜后引流管患者400例,分析其出院准备度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400例泌尿外科带腹膜后引流管患者的RHDS出院准备度总分为7.09±1.12分,处于临界准备状态,QDTS出院指 导质量总分为7.40±0.96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压力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 < 0.05),其余变量组间无统 计学差异(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压力水平为院准备度影响独立因素,P < 0.05。结论:本研究证实性别、受教育程度及经济压力水平是影响泌尿外科带腹膜后引流管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 立因素。
PDF -
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杨晓明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我院小儿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整体治疗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整体治疗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复 发,值得临床推广。
PDF -
超声造影在肝脏微小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王秀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微小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 学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其中微小肝癌组(观察组) 15例,肝血管瘤组(对照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两组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及 造影剂分布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动脉期高增强比例、门脉期消退比例均较高(P < 0.001)。观察组达 峰时间(28.5±4.2s)短于对照组(45.8±6.1s),峰值强度(18.2±3.5dB)低于对照组(25.6±4.8dB)(P < 0.001)。观 察组周边结节状强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超声造影可通过增强模式、TIC参数及造影剂分布特征有 效鉴别肝脏微小肝癌与肝血管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PDF -
早期康复训练对心脏术后重症患者心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李晓莎
本文以心脏术后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早期康复训练(ERT)对其心功能恢复及 预后的影响。选取12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24-48小时启动分级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 果显示,干预组心功能指标(LVEF、BNP)改善更显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 全因死亡率更低。表明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心脏术后重症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PDF -
医院病案信息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邱榕怡
三级综合医院纸质病案手工管理虽流程与首页质控基本完整,但仍存在诸多疏漏,存储优化受限、调阅 效率不足、归档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凸显。同时,因无法全程信息化处理,电子病历应用不足、病案编码与统计滞 后等问题进一步制约管理效能。本文结合三级综合医院病案管理实践,系统梳理手工管理的典型问题,重点探索向信 息化转变的改进路径,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炼出引入信息系统、优化信息化流程、强化电子质控等可参考方法,为 三级综合医院推动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质量提供实用参考。
PDF -
急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张海静, 夏 雪, 刘江龙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 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足与踝关节 协会评分、肿胀消退时间、首次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4周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较低、 AOFAS评分较高(P < 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首次负重时间均较短(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P < 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急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疼痛与肿胀,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 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PDF -
术后不留置鼻胃管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郭 菲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不留置鼻胃管对患者并发症、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优化围手 术期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74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留置鼻胃管至术后第3天(排气排 便后拔除),观察组术后不留置鼻胃管(术中若需排气则临时留置并于麻醉苏醒前拔除)。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功能恢复指标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1%)显著低于对照组(40.5%),其中肺部感染、 咽部炎症发生率差异尤为显著(P < 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48.2±6.5)h]、首次进食时间[(72.5±8.3)h]及住 院时间[(10.2±1.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SAS[(40.2±5.1)分]、SDS[(41.5±4.8)分]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不留置鼻胃管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功能恢 复,改善心理状态,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PDF -
关于新时期下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袁自君
新时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至关重要,关乎参保人员权益、医疗服务优化及行业发展。然而,其面临数据 量剧增、管理技术更新快、服务需求多样等挑战。为此,需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高效信息系统;提升管理人员素 质,打造专业团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与质量;强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释放数据价值。通过多维度策略协同 推进,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医疗保障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PDF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研究
陈晓庆, 徐颖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为提高患者预后提供参 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 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个性化健康教育、心 理干预、用药提醒及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Morisky量表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 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INR达标率(85.00%)高于对照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 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心脏瓣膜置换 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优化INR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PDF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马 珊, 吴瑞瑞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与2024年度本院80例脾胃虚寒 型胃脘痛患者纳入观察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设立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纳入40例病例,对照组采用西 医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西医标准治疗同步配合中药疗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 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痛、腹胀、嗳气等症状 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的组间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收效明显,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显著,且临床 安全性可靠,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PDF -
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对膝关节功能恢复
黄 芸
本文研究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对比了雷火灸与常规西医治疗。研究选取80例 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雷火灸和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雷火灸组在Lysholm膝关 节评分(LKSS)、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上均优于西医治疗组。这表明雷火灸 能显著改善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促进运动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雷火灸作为中医外治法,在KOA治疗 中展现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PDF -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实施效果及干预价值
沈 榕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对家庭干预效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确诊的孤独症儿童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每日1小时感觉统合训练。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干预前 后感觉处理能力评分(SPM量表)、社交沟通量表(SCQ)得分、刻板行为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后观 察组SPM评分提升至(82.45±9.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3±8.56)分(P < 0.05),SCQ评分观察组降低至 (12.54±3.21)分,对照组为(18.93±4.05)分(P < 0.05)。观察组刻板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感觉处理异常及核 心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PDF -
放射科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有效预防管理措施探讨
马素萍, 王慧雯, 周 娟
目的:探究放射科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有效预防管理措施,以降低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提高检查 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放射科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预防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渗漏程度 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造影剂渗漏发生率为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 < 0.05);观察组渗漏程度以 轻度为主,对照组中重度渗漏占比较高;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 < 0.05)。结论: 综合预防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率,减轻渗漏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 广应用。
PDF -
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中的图像质量优化策略
尹占强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低剂量 CT(LDCT)凭借其较低的辐射剂量和较高的敏感性,已成为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然而,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能 会影响图像质量,给诊断带来挑战。本文详细探讨了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中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从扫描参数优 化、迭代重建算法应用、对比剂使用优化、患者准备与配合以及设备校准与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图像质量优化策略,旨 在为临床实践中获得高质量的低剂量CT图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肺癌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DF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的临床研究
王雪民, 黄冀蕾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营养不良,加剧神经功 能损伤,增加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风险,严重影响预后。肠内营养支持作为符合生理需求的营养供给方式,在维护肠 道屏障功能、调节代谢与免疫、改善胃肠道动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从病理生理学基础出发,阐述肠内营养支 持对肠道屏障功能维护、代谢调节与免疫调控及胃肠道动力调节的作用,通过临床研究对比规范化肠内营养支持与常 规支持方式的效果,探讨并发症预防策略,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
PDF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顽固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郑 财, 杨晓玉
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顽固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门诊就诊随访的120例老年顽固性I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 组(6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 治疗4、8、12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以及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后,观察组各时间点SBP、P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TC(4.12±0.56mmol/L)、LDL-C (2.35±0.4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HDL-C(1.32±0.21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 察组血压达标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老年顽固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脉压,改善 血脂代谢,提高血压达标率,安全性良好。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