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CHIVES
  •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术中的作用分析

    王旭露

    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术中的辅助效果,为护理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意。方法:本研 究共收集120例病例,均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术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 形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纳入6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围术期护理配合,系统 比较两组在手术过程指标(时间/失血)、术后指标(住院/并发症)及满意度评价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 (45.23±8.5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2.34±10.25)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67±2.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 的(12.34±3.56)ml;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21±0.89)d,短于对照组的(5.67±1.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为3.33%,比对照组的15.00%明显偏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结果高达96.67%,对照 组81.67%的结果,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 < 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术中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 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PDF
  • POSTN阳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作为肝癌术后复发预测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张雨超, 兰涛*

    原发性肝癌作为全球高发恶性肿瘤,其术后复发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预后。传统预测标 志物在复发预测准确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更加精准的预测工具。骨膜蛋白(POSTN)阳性肿瘤相关成纤维 细胞(CAF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肝癌复发转移。文章深入分析POSTN阳性 CAFs的生物学特性和促复发机制,系统评估其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标准化流程,全面探讨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 关性,并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表明,POSTN阳性CAFs不仅与肝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还能够有效预测患 者预后,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PDF
  • 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调节及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施佳华

    本文综述了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临床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概述了流感病毒、 SARS-CoV-2、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深入探讨了固有免疫反应和适 应性免疫反应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失衡可能导致的病理反应。本文总结了抗病毒药物治疗、免 疫调节剂治疗、支持治疗及新型治疗方法等临床治疗策略,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PDF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对其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吴 静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对其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5 月-2024.3月收治的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急救护理方法分组,常规急救护理者纳入常救组(n > 30),急诊急救护理者纳入急救组(n > 30),观察并比较常救组与急救组的洗胃时间、洗胃液体容量、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前,常救组与急救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小(P > 0.05);护理后,急救组洗胃时 间、洗胃液体容量明显少于常救组,而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对其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更大,值得推广。

    PDF
  • 营养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康复的影响探讨

    杜玉花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 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 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肺结核康复指标以及营养状况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 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 (60.0%),病灶吸收优良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 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 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促进肺结核病灶的吸收和痰菌转阴,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的康 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PDF
  • 卵巢囊肿蒂扭转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任嘉萌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 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3例,腹腔镜手术)和 对照组(43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指标(肛门排 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2±10.5min) 长于对照组(50.1±8.3min)(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5.6±8.2ml)少于对照组(80.3±15.6ml),切口 长度(1.5±0.3cm)短于对照组(9.2±1.5cm)(P < 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4.5±5.2h)、下床活动时间 (18.3±4.1h)、住院时间(5.2±1.1d)及术后24h疼痛评分(3.2±0.8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 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P <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虽手术时间稍长,但微创 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PDF
  •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李小琴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 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统计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PaO2、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 <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低于对照组的27.5%(P < 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方式,可有效 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口诀记忆联合OSCE训练考核一体化模式在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闫芍药, 原伟莉, 刘 媛

    目的:探究口诀记忆联合OSCE训练考核一体化模式在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1月4日至2023年1月4日的66例护士,随机分为新式组和传统组,每组33例。新式组接受口诀记忆联合OSCE训 练考核一体化模式教学,传统组接受常规教学。观察并对比两组护士教学前后急救技能操作精准度得分、急救理论知 识掌握程度得分,以及教学后学习满意度、学习积极性(培训参与度、主动练习时长、主动提问次数)。结果:教学 后,新式组在各项观察指标上的表现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 < 0.05。结论:口诀记忆联合OSCE训练考核一体化模式在 提升护士急救技能、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增强学习满意度和积极性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在护士急救技 能培训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PDF
  • 重症护理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顾雪莲, 王韫瑾

    目的:探究在重症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为提高重症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结合情景模拟的临床思维培养路径。比较两组教 学前后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护理决策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教学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教学后,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82.5±4.3分)高于对照组(68.3±5.1分),护理决策准确性(90.0%)高 于对照组(66.7%),患者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问 题导向结合情景模拟的路径可有效提升重症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PDF
  • 不育夫妇血清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检验结果研究

    贾 志

    目的:探究不育夫妇血清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检验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 年5月-2023 年 5月期间在本院检测的59对不育夫妇作为实验组;并抽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59对健康夫妇作为参照组。两组均通 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抗心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男性受检者的血清抗精子抗体 水平较参照组显著偏高(P < 0.05);而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 > 0.05)。实验组女性受检者抗心 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水平较参照组显著偏高(P < 0.05)。实验组男性抗精子抗体阳性受检者不受b级精子、精子密 度、精液量以及PH值等因素影响;实验组受检者直线运动速度、曲线运动速度、精子活率、a 级精子等指标较参照组 显著偏低(P < 0.05)。结论: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水平对男性受检精子运动、精子活率具有明显影响, 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关键因素。

    PDF
  • 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效果分析

    路 璐, 董维平, 焦向宁, 马 江, 张璞暹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效果。方法: 根据本院在2024年1月-2025年1月期间,收治的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选取76例进行研究,以电脑双盲法对患 者均分两组予以治疗,每组患者各占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 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①手术疗效;②手术指标;③疼痛程度;④心理状态;⑤并发症。结果:观察 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之下,观察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差异,(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碎石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更短,(p < 0.05);通过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相较无统计意义,(p > 0.05),术后评估,观察组在术后8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VAS 评分,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术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相比,两组均无显著 差异,(p > 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各评分相较下,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术后 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 < 0.05);在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相比,观察组患者总发生率远比对照组要低,(p < 0.05)。结论: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的疗效确切,有效提高患者的结 石清除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PDF
  • 基于数字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性护理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王婷婷

    目的:探究基于数字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性护理与5E康复护理联合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 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4年5月起,本院开始收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康复期的病例资料,至2025年5月止 共纳入88例,通过掷硬币法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实施基于数字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性护理 与5E康复护理联合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左室收缩 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水平较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 < 0.05)。实验组自我概 念评分、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较参照组显著偏高(P < 0.05)。实验组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 体疼痛以及生理功能等评分较参照组显著偏高(P < 0.05)。结论:基于数字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性护理与5E康复护理 模式联合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临床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使其生活 质量明显提升,推广价值较高。

    PDF
  • 脑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室护理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构建

    王小琴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室护理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构建效果。方法:选择90例于本院2023年1月— 2024年1月期间的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进行相关对比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中包含45 例患者且实施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操作,对照组中包含45例患者且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操作,以此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 质量、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健康变化、生理功能、活力均更具优 势,证实脑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操作更有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 比较,显著发现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超出观察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效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呈现较高优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对比两组患者 的心理状态,显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胜一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术手术 室标准化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风险,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郭楠楠, 赵志玮*

    目的:探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FEUA)与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性。方法:选 取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BMD)分组并测定FEUA水平,分析FEUA与腰椎、股骨颈、 髋关节等部位BMD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EUA对OP的预测效能。结果:FEUA水平与 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以及大粗隆的BMD呈现负相关性;随着BMD的减少,FEUA水平升高;ROC曲线分析提示 FEUA对OP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FEUA水平与OP负相关,高FEUA值对OP具有预 测价值,其机制可能与FEUA反映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PDF
  •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晨瑶

    目的:探究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自2024年5月起, 本院开始收集诊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例资料,至2025年5月止共纳入92例,通过随机抽单双号法进行分组。其中 46例单号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另46例双号者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心绞痛相关指 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显著少于参照组(P < 0.05);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 < 0.05)。研究组疾病共性管理、症状管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 < 0.05)。研究组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 < 0.05)。结论:慢 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患者生 活质量较高,可大力推广。

    PDF
  • 酶法制备6-APA中的水解工序中影响因素确认

    陈 海, 刘学俊

    6-氨基青霉烷酸(英文书写为6-Aminopenicillanic acid,简称6-APA)作为青霉素中间体的代表,是目前 原料药市场上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抗生素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对青霉素水解酰化酶在制备生 产6-APA合成中时对控制环境温度、反应的pH值、参与反应的底物浓度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PDF
  • 脱敏治疗对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骆熙昌

    本研究选取80例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均接受尘螨脱敏治疗,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法和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脱敏治疗显著降低了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 高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相似。研究认为,脱敏治疗对过敏性鼻炎和 过敏性哮喘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PDF
  • 儿童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分析

    邱 波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了国内15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9年至2024年期间3200例接受儿童气管镜检查的 患儿病例,探讨了儿童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如气道异物、慢性咳嗽等)和禁忌症(如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 异常等)。研究结果显示,气管镜检查在明确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需注意严格掌 握适应症,避免在禁忌症情况下进行检查,以确保患儿安全。

    PDF
  • 化学制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

    何伟伟, 蔡丹蕾

    把目光聚焦到化学制药企业安全生产难题,采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手段,细致剖析危险化学品管 理、生产工艺、体系执行及投入等方面的现存毛病,基于行业现存痛点,建立包含组织架构、风险防控等四项核心要 素的管理体系,对应性地提出危险化学品全流程管控、生产工艺智能化升级等优化举措,同时细致讲解安全文化培育 的途径以及长效保障方案,研究过程里结合了多家企业运营实际数据,为化学制药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达成可持 续发展提供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案。

    PDF
  • 奥氮平对于急性期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谢孔乾

    目的:在急性期精神病治疗中,需准确评估药物对于患者急性期精神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旨在观 察奥氮平在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时的具体疗效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状况。方法:选取自2023年2月起至2025年 2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精神病患者,总计30例。随机将这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具体而言,抽到红色球的患者被划分到观察组,而抽到蓝色球的患者则被归入对照组。在治疗方案上,观察组患者采 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奥氮平药物在精神病治疗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且具有一定的特性。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氯氮平进行治 疗,氯氮平同样是治疗精神病的一种常用药物。经过连续三周的治疗后,选用BPRS(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工具来 衡量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同时通过计算总显效率来综合评价治疗后的整体情况。为了全面评估治疗的安全性,还选择 了TESS量表来进行安全性方面的评价。结果:经过三周治疗之后,分析各项评估数据,观察组患者在BPRS评分方面 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方面表现更为显著。在总显效率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 间在治疗效果上的这种差异十分显著,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临床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 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表明具有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结论:在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时,采用奥氯平要比氯氮平具有更好 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应少,可作为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常用药物。

    PDF
  • 中医护理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缓解中的应用探讨

    范忠玲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症状缓解中的临床效 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38 例 UC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 组(19 例)和对照组(1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技术(足三里、 天枢等穴位按摩,每日 2 次;自拟中药灌肠方,每日 1 次),干预周期为 4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 评分(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炎症指标(CRP、ESR)及临床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84.21%,显 著高于对照组的 63.16%(P < 0.05);治疗后实验组腹泻、腹痛评分分别为(1.32±0.43)分、(0.95±0.33)分,低 于对照组的(2.65±0.60)分、(2.02±0.63)分(P < 0.05);实验组 CRP、ESR 水平分别降至(3.45±1.08)mg/L、 (12.89±3.32)mm/h,优于对照组的(6.12±1.60)mg/L、(19.05±4.25)mm/h(P < 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可 显著缓解 UC 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PDF
  • 针对中风偏瘫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陈惠清, 马淑仪

    中风(脑卒中)作为全球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每年导致约1500万人发病,其中约 75%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偏瘫作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不仅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还会引发 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据统计,我国中风患者中约80%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而恢 复期的功能恢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深入探究中风偏瘫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康复策略,对 提升临床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DF
  • 细节护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寿潇涵, 王晓蕊

    本文分析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及安全需求,阐述了细节护理在病情监测、皮肤 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观察发现,细节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控并发症 发生率,并多维度提升护理满意度,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践指导。

    PDF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夏雪莱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某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80 例(80 眼),随机分为联合手术组(40 例,行超声乳化白 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组(40 例,先行小梁切除术,3 个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 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眼压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 1 个月、3 个月的最佳 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 < 0.05);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的眼压均低于传统手术组(P < 0.05);并 发症发生率(5.0%)低于传统手术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恢复时间平均缩短(7.2±1.5) 天。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稳定控制眼压,降低并发症风险, 缩短恢复周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PDF
  • 急诊护士对危重患者早期识别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李 莹, 柳亚楠, 张天惠

    急诊科作为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急诊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能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 救治效果和预后。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急诊护士对危重患者早期识别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其能力提升的因素,并 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对策,旨在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参考。

    PDF
  • 我省执业药师现状及大数据背景下的执业药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赵紫霞

    本研究着重关注青海省执业药师管理的现状,详细分析管理机制中的结构矛盾、传统模式管理效果不 佳、大数据应用遇到障碍以及继续教育滞后于职业需求等重点问题,鉴于大数据对管理体系革新的巨大促进作用,提 出建设省级数据聚合与智能管理平台的实施办法,推动数字化监管与服务的升级优化。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继续教育 和职业能力提升体系,创新协同治理的路径,通过创新手段解决管理工作的现实难题,提高青海执业药师队伍的管理 效能,加快执业药师队伍专业化进程,结合大数据发展的趋势,输出具有青海特色的药师管理实践范例。

    PDF
  • 全科医生对妇科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干预策略

    陈 静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妇科患者由于疾病涉 及生殖系统等隐私部位,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的重要力量,在妇科患者的诊疗过程 中,不仅要关注其生理疾病,更要重视心理支持与干预。本文深入探讨了全科医生对妇科患者心理支持与干预的重要 性,分析了妇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与干预策略,旨在提高全科医生对妇科 患者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PDF
  •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护理支持模式的相关性分析

    杨增梅

    本文首先探讨了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及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传统、社区、家庭和信息化四 种护理支持模式的特点与作用,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护理支持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 护理效果的影响,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旨在为优化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PDF
  • 心脏磁共振评估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孟德品

    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CMR)技术评估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为 不同心脏疾病且行CMR检查的患者资料,用LGE、T1mapping及ECV等技术评估心肌纤维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 心脏功能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50例患者中,LGE可清晰显示心肌纤维化特征;T1mapping及ECV值在不同心 脏疾病患者间差异显著,且与心肌纤维化程度正相关;CMR评估指标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心 血管事件(MACE)风险密切相关。结论:CMR技术(LGE、T1mapping及ECV)为心肌纤维化无创评估提供可靠手 段,对心脏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PDF
  • 中药熏洗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马 啸, 肖冬雪, 田 琪

    本研究旨在比较中药熏洗结合常规治疗与单独常规治疗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研究对象为符合入组条 件的120名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 素乳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疗效评定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对症疗法的整体疗效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一点六七;而传统 方法则为百分之七十三三点三四,前者明显超过了后者的效果(P < 0.05);从病患皮肤状况如红肿范围大小及疼痛感强 度等方面来看,采用新法的患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改观趋势与优势;然而两者的不良影响比例却相差不大—— 分别是八 个半分之一跟六又四分一—— 没有出现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别(P > 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常规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 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精细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结果研究

    秦 妮

    目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对采用精细化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 取时间段处于2023年2月—2025年2月期间,以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护理形式差异分组,具 体组别划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34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行精细化护理干预,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评分、心绞痛实际发作情况、自我效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的躯体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症状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好于常规组(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的心绞痛实际发作频率下降、持续时间更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好于常规组(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 护理效能水平明显提升,好于常规组(P < 0.05)。结论:在临床对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的进程中,采用精细化 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较为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还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另外,在减轻患 者疼痛程度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效能水平,提升其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与借鉴。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