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全科医学》(ISSN: 2717-5669)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及全科医学理念,重点发表全科医学先进科研成果与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本刊在线出版开放获取,主要针对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武装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者。
-
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干预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估及机制探讨
麻乐乐, 花子恒, 陈金璇
本研究旨在评估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干预心律失常的疗效,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心律 失常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畲药树参叶组、芪冬颐心颗粒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 经过一定疗程的干预后,采用心电图监测、血清生化指标检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评估疗效。结果显示,畲 药树参叶组、芪冬颐心颗粒组及联合用药组均能显著改善心律失常症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为 显著。在机制探讨方面,发现两者可能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功能、抗氧化应激、抗炎以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途径发挥抗 心律失常作用。本研究为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PDF -
急诊护士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效果评价
徐 琦, 赵庆玲
目的:构建急诊护士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模式,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60名护士作为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构建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模 式。通过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和模拟演练考核等方法,对两组护士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培训前后护 士的自我效能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和模拟演练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构建的急诊护士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 推广和应用。
PDF -
互联网+延续护理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马亚丽, 马 婷
目的:探讨互联网 延续护理模式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 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 常规门诊随访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互联网 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 平、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 照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P < 0.05)。结论:互联网 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 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PDF -
麻醉科神奇的“小牛奶”
沈 娜
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手术室的门口,一位小朋友嚎啕大哭,挣扎扒着门框不肯进入手术室。 就连平时非常受欢迎的小汽车也不能缓解他的焦虑了。为了减轻他的恐惧心理以及与父母的分离焦虑感,麻醉科的叔 叔阿姨们提前为他们准备了“小牛奶”,进入麻醉科的等候区,麻醉医生轻轻在小朋友手指绑定一个小指环(血氧探 头),然后让妈妈把小朋友抱起来,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瞬间就安静下来了。“小朋友,你是不是饿了,你最喜欢什 么味道的牛奶啊?来尝尝阿姨手里的牛奶是你喜欢的味道吗?”麻醉医生蹲在妈妈身边顺势握着小朋友的小手,露出 留置针,用酒精棉片消毒后,从静脉留置针缓慢推注了“小牛奶”,10秒钟…小宝贝就在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为什 么推完“小牛奶”宝宝就快速入睡了呢?注意小朋友品尝的“小牛奶”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牛奶呦。它是麻 醉用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成员之一,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小牛奶”吧!
PDF -
腰痛病因学分析
王 辉
腰痛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因其病因多样,治疗手段差异大, 病因鉴别诊断很关键。但既往文献对腰痛病因总结较少,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结合过往文献与最新研究,分类列举 运动系统、风湿免疫、神经病理、内分泌代谢、感染、先天、中枢系统、肿瘤、血液系统、心理、内脏及妇科疾病等 致病类型,助临床诊断治疗。
PDF -
不同制剂利培酮的血药浓度与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刘卓越, 李艳茸, 康秉涛, 雷英英, 赵 璠
研究通过前瞻性开放标签设计,纳入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比较齐鲁利培酮片、杨森利培酮片、 齐鲁利培酮口崩片及杨森利培酮口服液四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临床效应。结果显示,口服液血药浓度升高 26.7%,口崩片依从性好,片剂仿制药疗效无差异。口服液适合需快速起效的急性期治疗,口崩片利于长期用药管 理,治疗药物监测可优化剂量选择,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PDF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孙国庆
目的:探讨优质手术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 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优质手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优质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
慢性鼻窦炎控制评估标准研究进展
孔溪乐
慢性鼻窦炎(CRS)是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率,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 着疾病管理理念的转变,“疾病控制”理念被引入CRS治疗领域,确定最佳的控制评估标准成为关键。本文介绍了 CRS疾病控制理念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现有评估标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 展望,旨在为CRS控制评估标准的完善和应用提供参考。
PDF -
精细化膀胱冲洗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侯 艳, 汤梦雨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估精细化膀胱冲洗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随机分为精细化组和常规组各60 例。精细化组采用动态参数调整、个体化温度管理、智能化监测系统等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其术后血块堵塞发生率 (3.3%vs16.7%)、尿路感染率(5.0%vs18.3%)、膀胱痉挛持续时间(12.5±2.1小时vs24.3±3.7小时)均显著优于常规 组(P < 0.05),且患者满意度达96.7%。研究证实精细化护理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恢复周期,为泌尿外科术后护 理提供标准化方案。
PDF -
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的社区-学校-家庭联动模式实践研究
朱林雨
本文聚焦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探讨社区-学校-家庭联动模式。基于系统论、生态系统理论、健康行为 改变理论,分析三方在防控中的核心价值与现存困境。社区是服务“供给站”,但存在服务不足等问题;幼儿园是教 育“主阵地”,面临专业性不足等挑战;家庭是实施“落脚点”,有认知误区等短板。通过构建三级沟通协调机制、 全周期防控服务链条、开展多元化宣教、优化支持环境等实践路径,实现三方协同,提升防控效率与效果,保障学龄 前儿童视力健康。
PDF -
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与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乔福萌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受损情况,并比较综合治疗与单一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的改 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前及 治疗8周后采用痤疮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观察 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 < 0.05)。综合治疗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社交功能等方面 具有明显优势。结论: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PDF -
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及基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的干预研究
石红燕, 秦督红, 杨 华, 余秀玲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基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 的干预措施对减少急性加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5年8月收治的17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的干预措施。比较 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析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急性加重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吸烟、依从性差、冬季受凉是老年 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基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的干预可减少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改善生 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PDF -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吕 丹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 3月-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时 间。结果:观察组呼吸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 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 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PDF -
个体化抗凝护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血发生率的降低效果研究
张 蕾
目的:探究个体化抗凝护理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降低出血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5年5月在我院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抗凝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情况、抗凝药物使用依从性 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抗凝药物使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 (P < 0.05)。结论:个体化抗凝护理可有效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提高抗凝药物使用依从性, 改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PDF -
液体导联腔内心电图在PICC导管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李 珍
目的:探讨液体导联腔内心电图(IC-ECG)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及 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需行PICC置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定位 超声随访,试验组实施液体导联IC-ECG实时定位 随访监测,比较两组导管尖 端一次性到位率、操作时间及随访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管后,试验组一次尖端到位率98.04%高于对 照组84.31%(P < 0.05);试验组置管操作时长(20.73±2.35)短于对照组(22.59±2.43)(P < 0.05);随访期间,试 验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76%(P < 0.05)。结论:IC-ECG技术在PICC导管的实时定位与动态随访中表 现出明显优势,不仅显著提高导管尖端一次到位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PDF -
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内镜下复查依从性提升中的效果分析
张红霞, 李 婧, 王 艳*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内镜下复查依从性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 2025年6月在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内镜复查依从性、复查知识知晓率及满 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镜复查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改 善(P < 0.05)。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内镜复查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 广应用。
PDF -
急诊团队协作模式在多学科联合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研究
赵庆玲, 徐 琦
本文聚焦急诊团队协作模式在多学科联合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阐述了急诊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的 组建与核心运行机制,分析不同急危重症场景下的协作模式差异。详细探讨多学科联合救治中护理配合的核心要点, 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应用场景与实践效果评估,证实该模式能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显著提升医疗效 率与质量。
PDF -
耳穴压豆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
谭 俊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 2024年12月本社区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与基础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 上增加耳穴压豆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血压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干预前后血压变化。结果:实验组血压控 制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 < 0.05。结论:该联合干预方式 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PDF -
常见急症(如胸痛、脑卒中)急诊护理标准化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 霞, 马 婷
目的:探讨并分析常见急症(如胸痛、脑卒中)急诊护理标准化方案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急诊护理 质量和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选取我医院急诊科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接诊的胸痛和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分别实施标准化急诊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标准化急诊护理方案的患者,在救治成功率、平均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 方案组。结论:标准化急诊护理方案在胸痛、脑卒中等常见急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 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PDF -
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疗效及心肌耐缺氧能力的对比分析
麻乐乐, 陈赵丽, 花子恒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在抗心律失常疗效及心肌耐缺氧能力方面的情况。通过 建立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和心肌缺氧模型,分别给予畲药树参叶提取物和芪冬颐心颗粒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心律失常 相关指标以及心肌耐缺氧的各项参数。结果显示,畲药树参叶在改善心律失常症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方面表现 出显著效果,同时在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上也具有一定优势,与芪冬颐心颗粒相比,在某些指标上存在差异。研究为 畲药树参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
PDF -
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陶田田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老年慢性疾 病护理提供实践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2025年6月接收的172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管理能力及 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全科护理可有效提升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疾病管理 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老年慢性疾病管理中推广应用。
PDF -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 斌
目的:探讨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医疗器械管理效率、保障医疗质量与 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2023年1-6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医疗器械管理数据作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实施 信息化管理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每组各涵盖50类常用医疗器械(涉及高值耗材、普通耗材及小型设备),对比 两组在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及经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信息化技术应用后,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在效率、质量及经济 性上均呈现显著改善。结论:信息化技术能有效优化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值得在 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PDF -
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 丹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慢性心衰患者护理质量、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2025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 在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 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第三代Force双源CT在胸痛三联一站式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金航凯
目的:探讨第三代Force双源CT在胸痛三联一站式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 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使用第三代Force双源CT进行胸痛三联一站式CTA成像的12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成像质量、 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及诊断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在1秒内完成胸痛三联一站式CTA成像,图像质量清晰,满 足临床诊断需求。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较传统CT显著降低,诊断准确率高。结论:第三代Force双源CT在胸痛三联 一站式CTA成像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地完成胸痛三联征的诊断,为急性胸痛患者的及 时救治提供有力支持。
PDF -
我国青少年近视筛查标准化流程的构建与实施
段亦翔
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从标准化流程的必要性、核心要素、实施路径及挑战四 个维度展开论述,提出以“个人档案-设备规范-数据管理-动态干预”四维体系为核心的标准化框架,结合温州医科大 学、爱尔眼科等机构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流程标准化实现近视防控的精准化、系统化和可持续化。
PDF -
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
李星星
目的:探究在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我院2023年1-2025年1月收治的160例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 照组。结论:对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PDF -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马会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 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ICU2023年1-6月接收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7-12月接 收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 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肌力恢复 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改善效果研究
张 娜, 杨学强, 杨志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NER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 (35例)。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的反流症状评分(GERD-Q),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8周的临床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GE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艾司奥美拉唑可有效缓解NERD患者反流症状,改善中医证候,是兼顾疗效与安 全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PDF -
手术室优化护理对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的影响
王 娇, 刘 彦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化护理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120例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化护理)各60 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时间、出血量、器械准备完善率)、术后恢复指标(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 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更低,器械准备完善率更高;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 意度更高(P < 0.05)。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可提升腹腔镜胃肠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PDF -
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显微手外科患者出院后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马 莉
目的: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显微手外科患者出院后康复依从性、手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为优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3.1-2024.1 选取 120 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60 例)与对照组(60 例)。对 照组行常规出院护理(口头指导、康复手册、每 2 周电话随访,持续 3 个月);观察组加出院前 1d 评估定个性化计 划,出院后多时间点多方式随访并开展多维度赋能。结果:观察组康复依从性评分(89.25±6.38)分、高依从性占比 85.00%、手功能优良率 90.00% 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5.00% 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结论:该护理可提 升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手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PDF -
基于“肾主水”理论探讨中医药干预慢性肾小球肾炎水湿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潘 健
本研究基于“肾主水”理论,观察中医药干预慢性肾小球肾炎水湿证的临床疗效。选取2024年1月至12 月本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肾主水”理 论拟定的中医药方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评分、实验室指标改善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 组(P < 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基于“肾主水”理论的中医药干预慢性肾小球肾炎水湿证疗效确切,安 全性良好。
PDF -
中医护理在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中作用分析
张佳嘉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 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 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 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在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等便秘症状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 组(P < 0.05)。生活质量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 预能够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PDF -
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指标改善的随机对照研究
麻乐乐, 王国嗣, 张 芳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比较畲药树参叶与芪冬颐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指标的 改善效果。纳入180例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型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树参叶组(n = 60)、芪冬颐心颗粒 组(n = 60)及联合用药组(n = 60),疗程均为12周。结果显示,芪冬颐心颗粒组在缩短QT间期、降低室性早搏 (PVC)次数及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效果显著(P < 0.01),联合用药组在减少室速(VT)持续时间及抑 制心室颤动(VF)发生率上优于单药组(P < 0.05)。树参叶组在改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方面表现突出(P < 0.01)。研究证实,芪冬颐心颗粒通过多离子通道调控机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树参叶则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核 心,两者联合可实现协同增效。
PDF -
急诊护理中优化患者接诊流程对缩短救治时间的实践研究
马 婷, 张 霞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优化患者接诊流程对缩短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 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诊流 程,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接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观察组 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中的患者接诊流程能够显 著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PDF -
盆底超声测量参数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江 娓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测量参数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相关性,为PFD早期诊断与个性化康复提 供依据。背景:PFD威胁女性健康,患者普遍延迟就诊致症状加重。县级医院评估缺乏客观量化指标,盆底超声应用 率低。资料与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5年6月开化县妇幼保健院236例女性三维盆底超声数据,回顾分析二维/三维 参数与PFD程度相关性。结果:236例受检者中230例有不同程度PFD,含压力性尿失禁226例(109例伴膀胱膨出)、 子宫脱垂94例、直肠膨出3例、盆膈裂孔面积增大86例;盆腔超声参数与POP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盆底超声参数 可客观反映盆底结构功能变化,是疾病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的有效指标,能为PFD早期康复提供量化依据,降低远期 手术率与医疗负担,改善女性生活质量。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