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Current

Vol 6 No 7 (2025): 2025年 第6卷 第7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黄彩连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研究采集了某医院2022年1月 至2023年1月期间就诊的120位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分配方式,将参与者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 照组,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西医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 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多项评估指标上表现优异—— 生活质量、疾病知识储备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超过参照组;其中 医证候积分与临床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也大幅减少,所有这些差异经统计分析均达显著水 平(P < 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PDF
  • 西洛他唑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研究

    李 迎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D)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 LEAD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西洛他唑 抗血 小板药物)和对照组(单纯抗血小板药物),每组 60 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 100 mg/d 或氯吡格雷 75 mg/d 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 100 mg,2 次 /d,疗程为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BI)、最 大间歇性跛行距离(MaxIC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 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ABI 由 0.62±0.11 升至 0.89±0.13,MaxICD 由(185.6±42.3)m 增至(412.5±56.8)m,显 著高于对照组(ABI:0.71±0.10 vs 0.63±0.12,MaxICD:298.7±48.5 m vs 190.2±45.1 m,P < 0.05);血清 TNF-α 由 (28.7±5.3)pg/mL 降至(12.6±3.2)pg/mL,IL-6 由(35.4±6.1)pg/mL 降至(18.5±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 (TNF-α:18.9±4.1 pg/mL vs 27.8±5.5 pg/mL,IL-6:25.3±5.0 pg/mL vs 34.7±6.3 pg/mL,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 8.3% vs 对照组 6.7%,P > 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改善 LEAD 患者下肢血流及炎症指标,安全性良好。

    PDF
  • 思维导图联合费曼学习法在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梁赵瑞

    目的:探析思维导图联合费曼学习法应用于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自2024年1月起,本院 开始收集产科临床的实习生资料,至2025年1月止共纳入56名,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成2组。一组28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 行带教设为常规组;一组28名以思维导图联合费曼学习法进行带教设为综合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 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综合组实习生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偏高(P < 0.05)。综合组健康 宣教、专科护理、团队协作等实践能力的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偏高(P < 0.05)。综合组教学满意度为92.86%较常规组 的78.57%明显偏高(P < 0.05)。结论:思维导图与费曼学习法联合用于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可明显提升实习生的 学习成绩及综合实践能力,整体教学满意度较高,应积极推广。

    PDF
  •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倪海燕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成效及相关护理要点。方法:研究 人员系统回顾性收集并整理了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间60例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实 验组,对每组30个样本细致考察。对照实验组采用既定医疗护理,实验组基于前人成果引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并实 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而后全面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浓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肾功能指 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性肾损 伤重症患者疗效佳,可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针对性护理能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PDF
  • 基于温阳理论的面饼脐灸改善阳虚水泛型心衰患者胃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李 琳, 王明月*, 徐 萍, 张 君, 潘丽丽, 徐 群

    目的:分析基于温阳理论的面饼脐灸对改善阳虚水泛型心衰患者胃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阳虚水泛型心衰伴胃肠功能不全的患者103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 组、安慰剂组。最后纳入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安慰剂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进行加有中药的面饼脐灸干预,安慰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无中药的面饼脐灸干预,比较三组心衰治疗疗效、中医 证候积分、胃肠功能疗效。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资料基线可比(P > 0.05);干预后,试验组心衰治疗疗效与胃肠 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安慰剂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温阳理论的面饼脐灸能改善阳虚水泛型心衰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康 复,值得推广。

    PDF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韩 婷

    本研究聚焦于评估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以改进护理实践。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 期间神经内科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叠加优质护理服 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与SDS得分显著降低(P < 0.05),心理状态更积极。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 < 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降至5.00%,较对照组的18.33%有显著降 低(P < 0.05),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对提升患者心理状态、满意度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PDF
  • 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在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分析

    周 娜

    目的:本文将研究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在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分。方法:本次 的研究样本主要选择于在本院2023年—2024年间进行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8例。这68例展开对照分组策略,对 照组中的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安宁疗护措施。经对两组实施护理后的数据进 行相关比较,明确满意度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具有上 升趋势,对照组数据显然没有对照组数据佳,(P > 0.05),两组数据对比显著性差异;在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评分方 面显然观察组患者更认可,其各项评分之间差异较大,(P <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联合护理下护理期间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有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得出的数据 为94.12%远超于对照组数据中显示的70.59%,两组满意度差异显著,(P <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 分无差异,(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与安宁疗护进行有效结 合可以有效降低疼痛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和护理需求,因此此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PDF
  •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

    周 敏, 沈燕君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12月于 本院进行急诊抢救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两 组,优诊组(n = 50)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常诊组(n = 50)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比较优诊组与常诊组患者的负面情 绪、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入院至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满意度、生活质量。 结果:相较于常诊组患者,优诊组负面情绪更轻,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入院至住院时间更 短,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更低,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优化急诊护 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更大,应于临床广泛运用。

    PDF
  •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白鹏倩

    目的:探析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自2024年1月起,本院开 始收集产科实习的实习生资料,至2025年1月止共纳入58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成2组。一组29例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 带教作为对照组;一组29例以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带教模式评价、教 学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的成绩合格率为96.55%较对照组的75.86%显著偏高(P < 0.05)。试验组实习 生对带教模式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高(P < 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为100%较对照组的72.41%显著偏高(P < 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实习带教中,能显著提升实习生成绩的合格率,对带教模式的评价 较高,有效提升了教学满意度,应在带教实践中积极推广。

    PDF
  • 延续性护理在PMO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郭 蒙, 贾欣蕊*

    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sis,PMO)导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居家管 理时加入延续性护理对于提升管理效果的意义。方法:样本对象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 的60例PMO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出院后对照组自行进行居家自我管理,观察组则采取延续 性护理,对比两组的骨痂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的 骨痂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25±6.23)分,高于对照组的(80.23±6.03) 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在PMO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居家管理中加入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 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使用。

    PDF
  • 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

    罗益娟, 王晓玲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理念,其更好的体现出了护理管理的持 续、动态过程,可以围绕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的评估和改进,在此基础上持续质量改进强调在护理工作开展过 程中,要持续性地优化护理措施,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价护理结果,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 量,为产妇可以接受更好的护理服务提供了基础与保证。

    PDF
  • 益智类活动在预防老年人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研究

    吴 艳, 孙 英, 任浩翡, 曹 娟

    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智类活动对高龄老年人压力性损伤预防及身体机能的影响。选取某干部病房60例80岁 以上老干部,实施为期6个月的益智类活动干预,包括传统节日活动、日常抗阻训练和趣味活动。结果显示,干预后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认知功能、身体机能和社会参与度明显改善。研究表明,益智类活动通过多维度干预, 对高龄老年人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尤其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改善效果显著。文章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实践建 议,并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PDF
  • 探讨医院人才引进的有效策略和实践方法

    邓 莉

    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医疗水平的高低,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直 接的影响,因此,人才引进在医院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的医疗卫生行业改革背景下,医院要想取得 良好发展,就必须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有效策略和实践方法。本文以米易县人民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院人才引进 的实践与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当前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米易县人民医院人才引进工作机制,提高医院人才引进效率和质量。

    PDF
  • 人文关怀导向的儿科急诊“家庭式”护理环境改造

    黄 丽

    本文探讨通过构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家庭式”护理环境,改善儿科急诊患儿的就医体验及家属满意 度[1]。通过环境改造、服务流程优化及心理支持,结合实证研究,验证其对缓解患儿焦虑、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护患 纠纷的作用,为儿科急诊护理模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PDF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难点与对策

    黄思思

    无创通气是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关键方式,于临床应用显现良好成效,然而护理环节存有不少难题。此文 章意在探究无创通气治疗时遭遇的护理困境,给出对应解决办法,提升治疗成效与患者舒适程度。借助文献梳理和临 床实例剖析,明确主要护理难点涵盖患者配合度、设备操作水平、并发症防范以及心理关怀等方面。针对这些状况, 提出强化医护人员培养、改进沟通方法、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等策略。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切实增强无创通气治疗效 果,优化患者康复状况。本研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PDF
  • 我国精英女子运动员下肢损伤风险筛查新方法的综合论述

    张霂汐, 符竞文

    在女子运动员中,下肢损伤是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及健康,因此,早期的筛查和 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新兴技术不断被引入到损伤风险评估中,然而具体的应 用效果与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精英女子运动员下肢损伤风险筛查的新方法,主要分析肌肉张力 监测(TMG)、着陆错误评分(LESS)及基于可穿戴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测试等技术的应用。通过对这些方法的 综合评估,本文将揭示其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潜力及适用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希望为运动员损伤防护 作出贡献。

    PDF
  • GCP框架下临床研究护士的职能现状、挑战与对策

    周思思

    于GCP架构之中,临床研究护士肩负着不可或缺的任务,涵盖患者纳入、数据处理以及伦理审核等诸多 范畴的工作内容。不过于实际工作进程里,遭遇着专业素养欠缺、资源配备不足、体系建设不完备等状况。为解决此 类状况,给出强化培训体系、优化作业条件、深化团队协同以及推进技术革新等多种应对办法。同时对护士职业发展 的新兴路径加以探究,像是开展专业资质认证、拓宽职业晋升通道、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以此实现提升临床研 究品质的目标,并且为护士的职业进阶予以助力。

    PDF
  • 妇科手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及护理预防策略探讨

    邹盈盈

    妇科术后尿潴留属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康复进程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妇科术后尿 潴留风险预测要素,并给出有效护理预防策略,经对有关文献全面剖析与临床数据深入研究,发现年龄、手术类别、 术前尿路状况等因素和术后尿潴留发生关联紧密。依据这些风险要素,制定出术前详细评估、合理优化麻醉方案、积 极鼓励早期活动、科学开展膀胱功能训练等多项护理干预手段,目的在于降低尿潴留出现几率,系统开展风险评估,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切实减少妇科术后尿潴留风险,助力患者加速康复。

    PDF
  • 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探讨

    林菲菲, 李晓梅*

    研究目的:评估基于Roy适应理论的护理方案对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2023.1-2025.12确诊的64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 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Roy适应模式干预。研究周期6个月,采用SF-36 量表、SAS和SDS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变化,同时监测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研究 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心理评估指标(SAS、SDS)得分显著低于 对照组(P < 0.05);肾功能改善程度更显著(P < 0.05);护理满意度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 < 0.05)。研究结论:Roy适应模式护理可显著提升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肾功能恢 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PDF
  • 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梁振杰

    目标:本研究旨在评估全科一体化护理在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的实施成效与医疗价值。方案:于2023年 初至年末期间,从某区域社康中心筛选86位接受护理服务的社区成员为受试者,通过随机数表技术均分为实验组与参 照组(各43人)。参照组接受标准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全科整合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居 民健康认知掌握程度、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比例及服务满意程度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 养成率、慢性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均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达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全科护理模式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与慢性病管理水平,改善生活质 量,值得临床推广。

    PDF
  • 探讨使用Er:YAG激光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进行舌系带延长术的护理配合要点

    周月晖, 汪丹一

    目的:探讨使用Er:YAG激光治疗儿童舌系带过短进行舌系带延长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23年 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舌系带过短患儿60例,按护理方法分为2组,均为30例。两组均使用Er:YAG激光治疗,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配合。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 (P < 0.05);观察组术后的简化Hazel baker舌系带功能评分(HATLFF)较对照组更低(P < 0.05);观察组术后舌部 肿胀程度、术后舌部最大抬升高度、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对照组理想(P < 0.05);观察组舌部最大收缩压 力、舌肌体积均较对照组理想(P < 0.05)。结论:Er:YAG激光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配合能促进患儿舌部功能 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借鉴的价值。

    PDF
  • 造口分离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措施研究

    高琳雁

    造口分离作为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涉及多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患者康复质量。本 文通过整合病理生理学机制、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构建以"风险评估-精准干预-全程管理"为核心的防控体 系。研究证实,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局部处理方案、个体化营养支持策略及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缩短愈合周期、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系统梳理了造口分离的早期诊断标准、治疗技术路径及预防性干预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 化、规范化的参考依据。

    PDF
  •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骨折急诊患者的影响探究与讨论

    张振华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全年(1-12月)接收治疗的90名骨折急诊病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技术将所有 参与者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 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VAS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焦虑评分、VAS疼 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骨折急诊患者的焦虑 情绪与疼痛感受,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糖尿病足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

    陈乐娟

    糖尿病足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里是重要部分。如今护理实践有进展,却存在不少难题,像护理人员专 业程度有差别、护理资源分配不合理、多学科协作机制没完善。护理领域针对这些,积极探寻优化办法,加强护理人 员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多学科协作,构建个性化护理方案。往后,技术创新、多学科融合、个性化护理深入以 及护理模式优化下,糖尿病足护理能有更高质量发展,给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护理服务,改善患者预后。

    PDF
  • 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优化对急救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张 婧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优化对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 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PR操作流程,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优化的CPR操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循 环恢复率、24小时生存率、院内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复苏后24小时存 活以及最终院内存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也明显更佳,各项数据比较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P < 0.05)。结论:通过优化CPR操作流程,可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和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 用价值。

    PDF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史方娥

    目的:研究在脑动脉瘤患者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4年2月至2025年2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动脉瘤手术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病例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 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后显 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 发症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轻,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 异有统计意义(P < 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及时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 提升,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减轻患者病痛折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PDF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任华丽

    目的:探讨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与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机械通气策略。 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呼吸力学参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撤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 预后,干预组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力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明显缩短,撤 机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呼吸与危重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机械 通气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优化呼吸力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具 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 肝胆胰外科导尿管早期拔除的循证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朱唯琳, 徐 茜*

    目标:探讨肝脏与胰腺手术患者实施导尿管早期拔除循证护理方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留置导尿管 的肝脏与胰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导尿管早期拔除循 证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尿潴留率、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 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导尿管早期拔除循证护理方案能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并发 症,提高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PDF
  • 论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沈 花

    本文探讨了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预防医学作为以人群健康为核心,通过多学科方 法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模式高度契合。文章分析了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 核心地位、发展影响及其在健康教育、疾病控制、环境卫生与健康风险管理、健康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并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健康管理模式等策略,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全民健康。

    PDF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分析

    吴 沛

    目的:旨在评估新型护理理念对手术室管理的实际影响。方法:从某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间接受 手术的240名患者中,等分抽取两组进行对比。常规照护模式应用于对照组,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优质服务理 念。评估指标包括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长、手术期间意外事件出现频率、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分数、就医体验满意程度 及医护人员工作热情。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室滞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室滞留时 间,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任路芬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患者 救治时间、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 AMI 患 者 2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 程。对比两组患者的进门 - 球囊扩张时间(D2B 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D2B 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为 65 分钟,对照组平均为 90 分钟),住院时间较对照 组缩短(观察组平均为 7 天,对照组平均为 10 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为 12%,对照组为 25%), 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为 3%,对照组为 8%),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 95%,对照组为 80%),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 AMI 患者的 D2B 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 AMI 患者的救治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PDF
  • 卫生健康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刘 琳

    本文聚焦卫生健康领域人才流失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流失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完善监测体系、优化激 励机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及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是解决问题关键。文章围绕预防措施制定、核心人才留存、 发展潜力提升与后续保障服务等四个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卫生健康单位提供人才稳定与发展参考。实践中 应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单位战略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可持续性,并探索符合行业特点创新举措,制定 差异化人才政策,切实增强卫生健康事业吸引力与竞争力。

    PDF
  •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刘 霞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 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了个性化护理方案的设计原则,包括全面评估、分阶段护理、多元化锻炼方法、心理支 持与教育和家庭与社会支持。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个性化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强调了其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中的 关键作用。

    PDF
  • 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

    王 钏, 刘四婕, 翚京美

    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涉及患者、护理人员、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及 监控评价等流程,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病房设施、强化病情观察与医院感染管理等措施, 能够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本文详细分析了创伤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探讨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旨 在为创伤骨科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PDF
  • 医院-社区-家庭的三级联动护理模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陈欣茹

    目的:探讨医院联合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院联合家庭的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活动指数、焦虑抑郁状况、自我效能感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 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 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联合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生活质 量,降低疾病活动度,缓解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