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理与健康》(ISSN: 2717-5650)一刊介绍了国际护理领域研究新技术,新动向,新成果,促进护理学科和医药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本刊开放获取在线出版,有助于关注大众健康,与行业内外分享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推广科学护理。所有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 红外线治疗仪结合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估

    邢雨桐, 李知芮*

    目的:探析红外线治疗仪与人性化护理联合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24年5月起, 本院开始收集诊治肝硬化腹水的病例资料,至2025年5月止共纳入68例,通过抽取单双号的方式分组。对34例单号者开 展人性化护理作为参照组;对34例双号者开展人性化护理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干预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腹水程 度、症状改善以及睡眠质量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腹水程度较参照组明显偏轻(P < 0.05)。实验组腹水消 退、腹胀减轻时间较参照组明显偏短(P < 0.05);而排尿量较参照组明显偏多(P < 0.05)。实验组睡眠质量、舒适度 评分较参照组明显偏高(P <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而言,开展红外线治疗仪与人性化护理联合干预,能显 著减少症状改善时间,有助于腹水症状的减轻,促使患者睡眠质量及舒适度的改善,推广价值较高。

    PDF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保障作用研究

    王 静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保障作用。方法:自2024年2月起,本院开 始收集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至2025年2月止共纳入150例,通过盲选法进行分组。一组75例进行常规配药作为参照 组;一组75例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配药时间、差错率以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 领药、抄贴瓶签、摆药、调配以及核对等环节所用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P < 0.05)。实验组用药剂型差错、规格差 错、配置错误以及不合理处方等方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 < 0.05)。实验组用药满意度为97.33%显著高于参 照组的69.33%(P < 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的实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用药差错率,有 效缩短了用药调配的时间,为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PDF
  • 基于循证理论的手术室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俊芳, 左 静, 王 莉, 鄢 红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理论的手术室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 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 室护理流程,实验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优化的护理流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康复指标、安全指标 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实验组从进入手术室至球囊扩张时间为(32.56±4.21)min、手术总时长(58.65±1.13) 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4小时心肌酶谱峰值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72小时Killip分级I级患者占比达86.36%高于 对照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15.91%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手术室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手术时效性,促进患者心肌修复 与心功能改善,保障术中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 渐进式康复护理结合营养膳食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 敏

    目的:研究渐进式康复护理结合营养膳食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 利抽样法,选择2024年2月-2025年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干预方式分组,合模组 (n = 38)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结合营养膳食模式,单模组(n = 38)采用基础护理,观察合模组与单模组老年股骨颈 骨折手术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前,合模组与单模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 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生存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 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生存质量均优于护理前,而合模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 以及生存质量比单模组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结合营养膳食模式在老年股骨颈 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更显著,应于临床推广。

    PDF
  • 两种不同介入方法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中的护理配合

    王 芳

    近年来,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体骨髓干 细胞移植在治疗受损肝脏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1}。而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途径主要有经肝动脉,门 静脉和外周静脉等,由于介入治疗途径不同,护理重点也不同。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21年10月对302例失代偿期肝硬 化患者依据手术适应症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肝动脉与门静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并对其手术时间,禁忌 症,病人舒适度,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PDF
  • 目标导向护理联合全程健康教育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刘晓雪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目标导向护理结合全程健康教育的临床效用。方法:2022年1月至2024 年10月,本院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目 标导向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品质、血糖控制、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知识掌握。结果:干预 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目标 导向护理与全程健康教育有效提升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效能信念和健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并显著提高护 理服务的认可度,证实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价值。

    PDF
  • 呼吸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功能的研究

    李 倩

    目的:探究呼吸护理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对其呼吸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自2024年5月 起,本院开始收集诊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例资料,至2025年5月止共纳入102例,通过抽签法随机分组。其中51 例开展常规护理设为参照组;另51例开展呼吸护理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呼吸功能、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等情 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肺泡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自主通气量等呼吸功能指标较参照组明显偏高(P < 0.05)。研究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较参照组明显偏短(P < 0.05)。研究组日常活力、心理状 态、生理职能以及躯体症状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较参照组明显偏高(P < 0.05)。结论:呼吸护理用于老年慢性阻 塞性肺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明显缩短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推广价值较高。

    PDF
  • PETCT检查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马姣姣

    PET/CT作为一种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融合的新兴影像技术,在肿 瘤患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PET/CT对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与PETCT检查用于肿瘤 患者护理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患者个体化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支持,为肿瘤相关护理研究开辟新 的方向。

    PDF
  • 精准多模式镇痛管理联合规范化护理策略在鞘内吗啡泵置入术治疗顽固性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闫芍药, 原伟莉, 刘 媛

    目的:研究精准多模式镇痛管理联合规范化护理策略在鞘内吗啡泵置入术治疗顽固性癌痛患者中的应 用。方法:选择2022.7月-2024.6月于本院行鞘内吗啡泵置入术治疗的60例顽固性癌痛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回 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随机分为精准组与规范组,每组30例,精准组采用精准多模式镇痛管理联合规范化护理策略, 规范组采用规范化护理策略,比较精准组与规范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 果:相比于规范组,精准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而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差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结论:精准多模式镇痛管理联合规范化护理策略在鞘内吗啡泵置入术治疗顽固性癌痛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PDF
  • 产房急救流程优化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王 敏, 石盼盼, 王巧玲

    目的:探讨产房急救流程优化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实际作用,为临床产房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 法:选取保健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常规产房急救流程的150例分娩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3年12 月采用优化后产房急救流程的150例分娩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复苏开始时间及复苏成功 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P < 0.05);观察组复苏开始时 间和复苏成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产房急救流程优化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生儿 Apgar评分,缩短复苏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PDF
  • 舒适护理应用于上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患儿鼻负压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黄海娟

    目的:研究分析上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患儿进行鼻负压置换术时给予舒适护理对于提升操作效果的意 义。方法:样本对象为50例于2025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间在本科室接受鼻负压置换术操作的患儿,患儿上气道黏液高 分泌状态,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操作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负面 情绪、配合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退缩、愤怒攻击、敏感合作等负面情绪轻于对照组;观察组 的总配合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8.00%,以上两组之 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上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患儿鼻负压置换术操作期间给予舒适护理 能够减轻患儿的负面情绪压力,提升治疗配合度,并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使用。

    PDF
  • 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王 茜, 张丽侠, 王 晶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8月-2025 年4月本院收治的74例急性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两组,临预组(n = 37) 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常护组(n = 37)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临预组与常护组急性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负面情绪、 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成功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后,临预组急性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 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护组,治疗费用、负面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护组,住院时间、 抢救时间明显少于常护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救治成功 率的影响更大,应于临床广泛运用。

    PDF
  • 1例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针对性护理

    张 利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HLP)患者的针对性护 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HLP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实施针对性 护理,包括病情动态监测、血液净化治疗护理、营养支持干预、感染防控及并发症管理等。结果:患者经治疗及护理 后,甘油三酯水平从10.07mmol/L降至4.42mmol/L,炎症指标(降钙素原从8.654ng/ml降至0.45ng/ml)显著改善,腹 痛、憋喘等症状缓解,顺利转出重症医学科。结论:针对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的HLP患者,实施多维度的针对性 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治疗安全性。

    PDF
  • ADOPT护理模式联合虎符铜砭刮痧在坠积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韩瑞鑫, 贾淑红, 张 影

    目的:评估ADOPT护理模式与虎符铜砭刮痧结合疗法对坠积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 至2024年12月间的60例坠积性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标准护理流程,实验组则在此 基础上融合ADOPT护理模式与虎符铜砭刮痧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不良 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不良事件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于坠积性肺炎患者,ADOPT护理模式结合虎符铜砭刮 痧疗法能显著加速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并减少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PDF
  • 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测量缺陷及胰岛素规范使用的影响观察

    梅 钰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测量缺陷及胰岛素规范使用的影响。方法:本科室 于2024年1月开始,落实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措施,汇总该模式应用前(2023年1月-12月)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执 行资料,并追踪统计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措施落实后(2024年1月-12月)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执行资料。计算血糖 监测数据上传成功次数和未上传率;同时,汇总质控血糖监测结果,统计其中缺陷次数和缺陷率。同时,对比追踪 患者胰岛素注射输液卡执行情况。结果: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措施落实后(2024年1月-12月)血糖监测数据未上传率 (42.83%)显著低于应用前(2023年1月-12月)未上报率(56.95%)(P < 0.05)。2024年共质控血糖监测中缺陷次 数247次。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措施落实后(2024年1月-12月)质控血糖监测中血糖缺陷率(11.85%)显著低于应用 前(2023年1月-12月)血糖监测缺陷率(18.55%)(P < 0.05)。2024年1月-12月,胰岛素注射输液卡未执行次数177 次,与2023年1月-12月(363次)相比,未执行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血糖监测与管理优化措施,可有效提升糖尿病 患者血糖测量质量,降低缺陷事件发生率,促进胰岛素规范使用,应用效果可靠。

    PDF
  • 耳穴压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孙 妍, 黄 宇, 杨思琪, 靳彩云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5年 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干预周期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疼痛缓解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 组(P < 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达90.0%,高于对照组71.7%(P < 0.05);观察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疼痛缓解效果与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耐药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曹 佩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耐药肺结核(DR-TB)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 6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 例)与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的呼吸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显 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并发症发生率(8.3% vs 33.3%) 及护理满意度(96.7% vs 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风 险,提升护理质量。

    PDF
  •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红炉拨筋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效果分析

    杨思琪, 刘四婕, 孙 妍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红炉拨筋罐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 1月-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 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与红炉拨筋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视 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总有效 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8±0.5)分、WOMAC评分(18.2±3.6)分、中医证候积分 (3.2±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7%(P < 0.05),不良反应 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5.0%(P < 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红炉拨筋罐可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改善关节 功能与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延续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邢 方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痰 菌转阴率、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2023 年 12 月某院收治的 80 例耐多药肺结核出院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 例)与对照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 此基础上开展延续护理,包括定期随访、用药监督、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指导。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 患者的遵医行为、痰菌转阴率、生活质量评分(SF-36 量表)及复发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5.0%)、 痰菌转阴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 SF-36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复发率(7.5%)显著低于对 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 性,促进痰菌转阴,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郭婉盈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某院收治的 80 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行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与观察组(40 例,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并发症 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 85.0%、77.5%,高于对照组的 60.0%、55.0%(P < 0.05);抗结核治疗依从性评分(9.2±1.3)分高于对照组(7.1±1.5)分(P < 0.05);并发症发生 率(10.0%)低于对照组(27.5%)(P < 0.05);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7.5%)(P < 0.05)。结论:个 性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 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 心脏术后肺部并发症致低氧血症的多学科协作预防性护理路径研究

    冶广秀, 马忠芳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预防性护理路径在预防心脏术后肺部并发症致低氧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2024 年 12 月 120 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60 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60 例,多学科协 作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氧合指数(PaO2/FiO2)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 察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 8.3%(5/60)、低氧血症发生率 10.0%(6/60),均低于对照组的 21.7%(13/60)、25.0% (15/60,P < 0.05);术后 48 小时氧合指数(326.5±28.7)mmHg 高于对照组(254.3±32.5)mmHg(P < 0.001);护 理满意度(92.5±3.8)分高于对照组(80.2±5.6)分(P < 0.001)。结论:该路径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及低氧血症风险, 改善氧合功能。

    PDF
  • 改良洗胃术在急救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 霞, 袁 琦, 孙娜娜

    目的:探讨改良洗胃术用于急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5年1月收 治的10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洗胃术,n = 50)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术,n = 50),对比两组在洗胃关键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洗胃液 用量少于对照组(P < 0.05);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4%(P < 0.05)。结论:改良洗胃术在急救有机磷中毒 患者时,展现出高效、安全的特性,可显著提升救治效果,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PDF
  • 冠心病预防中运动处方的个性化制定与应用

    王迎兰, 杨瑞鲜

    目的:探究个性化运动处方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本院心内 科门诊的200例冠心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n = 100,采用个性化运动处方)与对照组(n = 100,采用常规 运动建议),干预周期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血压指标及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 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P < 0.05); VO2peak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个性化运动处方可有效改善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提升心 肺功能,为冠心病预防提供精准化运动干预方案。

    PDF
  • 基于循证护理的护士用药指导方案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国丽, 王迎兰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护士用药指导方案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 月-2024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100,采用循证护理用药指导方案)与对照 组(n = 100,采用常规用药指导),干预周期为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 组(P < 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 低(P <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药指导方案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血脂及血压水平,为冠心病 二级预防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PDF
  •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影响分析

    张亚新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 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某院收治的 120 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常 规护理)和观察组(60 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态度 4 个维 度,总分 100 分)及治疗依从性(用药、复查、生活习惯依从性,采用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及各 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优质护理 可有效提升肺结核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PDF
  • 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夏雪莱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 120 例(120 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 0.3% 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洛芬滴眼 液滴眼,4 次 /d,持续用药 4 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1 周、2 周、4 周的结膜充血程度、房水闪辉值、角膜水肿评分及 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结膜充血程度、房水闪辉 值、角膜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 IL-6、TNF-α 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可有效减轻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改善 眼部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 急救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孙娜娜, 王 霞, 袁 琦

    目的:探究系统化急救措施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 3月-2025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急救措施,n = 60)和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处理,n = 60)。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 组血糖恢复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系统化急救 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血糖恢复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PDF
  • 社区护理服务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中的作用

    梁振杰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区护理服务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康评估、个性化健康计 划、免疫规划实施、建立健康档案、规范治疗与用药指导、多学科协作、术后及伤残患者康复指导、老年人康复护 理、康复护理的延续性服务、心理健康评估与筛查、心理干预与辅导以及营造良好的社区心理环境等措施,社区护理 服务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PDF
  • 老年TAVR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评估与干预策略研究

    杨瑞鲜, 孔 蕾, 石 慧

    目的:探究老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评估及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应用 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已完成的120例老年TAVR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 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 组(83.33%)(P < 0.05)。结论:对老年TAVR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PDF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

    毛娜娜

    本文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问题为焦点展开研究,对生物、化学、物理及心理社会 性、工作环境等多维危害因素展开深入剖析,揭示现行职业防护体系在制度推行、技术采用、人员培训和效果评定方 面的短板,着眼于基层工作的实际,结合实际针对性给出管理体系优化、技术革新升级、人员培训重构及评估机制完 善等综合防护策略,研究的意图是为改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保障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提供理论佐证与实践指引, 帮扶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职业防护体系。

    PDF
  • 基于文化认同的少数民族地区伤口护理健康教育模式

    康玉珍

    本文探讨了基于文化认同的少数民族地区伤口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伤口 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与伤口护理需求,构建了融合文化认同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 实践案例的介绍与效果评价,显示该模式在提高居民伤口护理知识知晓率、正确护理行为发生率、降低伤口感染率及 提升居民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本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伤口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PDF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防控效果评价

    郭奋凯

    本文聚焦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深入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及防控效果评价。首 先阐述多重耐药菌感染在ICU的现状与危害,接着从环境管理、手卫生、患者护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人员培训等 多方面详细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防控效果评价体系,包括感染率统计、微生物监测、患者预后评估 等指标,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理论 依据和实践指导。

    PDF
  • 血透护理中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分析

    郑雪艳, 库 婷

    文章聚焦血透护理中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强调预防低血压对保障血透顺利开展、维护患者健康及提升 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详细阐述预防措施,包括评估监测、透析参数调整、营养支持与健康教育。同时,介绍处理措 施,如体位调整、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及调整透析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与处理,可降低低血压发生风险,提 高血透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PDF
  • 急诊护理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柳亚楠, 李 莹, 张天惠

    本研究旨在调查急诊护理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 进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交接班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显示,急诊 护理交接班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交接班内容不全面、交接流程不规范、交接时间不足、沟通不畅等问题。影响制度 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交接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工作压力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等。针对这些问 题,提出了加强培训教育、优化交接班流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等改进措施,以提高急诊护理交 接班制度的执行质量,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