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象客观表征及临床意义相关性的探讨

鹿 原 (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 )

耿连岐* (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 )

https://doi.org/10.37155/2717-5669-0605-16

简介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广泛,痧象客观表征作为拔罐疗法的局部皮肤反应,其所代表的临床意义却并未受到 重视。笔者以挖掘痧象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影响痧象形成的因素及痧象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比较罐内负压、留 罐时间、拔罐部位、罐内温度等影响痧象客观表征的因素,并进行梳理总结。认为痧象客观表征在判断疾病病性、病 位及预后转归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字

痧象;客观表征;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全文

PDF

参考文献

[1]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7:95-102.
[2]王美娟,单凯,陈泽林等.从辨象论治探讨拔罐疗法的
中医理论基础[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8):4822-4825.
[3]徐云浩,王洋,陶文娟等.中医辨证的象思维属性及对
微观辨证的指导价值[J].中医杂志,2022,63(10):
[4]崔帅,崔瑾.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12,37(06):506-510.
[5]田宇瑛,王淑友,王广军等.采用高光谱成像仪对拔罐
罐斑颜色光谱的初步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10):1083-
1087.
[6]洪培馨.拔罐罐内外皮肤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赵喜新,童伯瑛,王雪霞等.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
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05):385-388.
[8]王凡.弱刺激参数下拔罐背部罐斑显色规律的研究
[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2.
[9]王艳丽,赵喜新,王雪霞等.背腰部腧穴罐斑的显色规
律[J].中医学报,2011,26(06):751-753.
[10]王雪霞,定压定时拔罐对五脏俞穴和膈俞罐斑的影
响[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0.
[11]李旭东.拔火罐过程中的湿气扩散和血管破裂的有
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2]唐晓,肖雪花,张国庆.腰痛患者拔罐后罐斑组织的
血流动力学研究[J].针刺研究,2012,37(05):390-393.
[13]王艺颖,刘建平,曹卉娟.针灸从业人员对罐斑颜色
临床意义认知的调查[J].现代中医临床,2023,30(03):6-11.
[14]李斌,胡广芹,李霄,等.背部痧象特征要素数显划分
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4,43(01):23-28.
[15]韩立博,胡广芹,张新峰等.基于痧象的脏腑功能失
调预警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1,40(03):233-238.
[16]杨超博.不同舌象、脉象、面色及体质的五脏背俞
穴罐斑显色规律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
[17]秦娴,申鹏飞.“罐斑”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J].上
海中医药杂志,2011,45(8):20-21.
[18]唐晓,肖雪花,张国庆.腰痛患者拔罐后罐斑组织的
血流动力学研究[J].针刺研究,2012,37(05):39.

版权所有 © 2025 鹿 原,耿连岐*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出版时间:2025-05-31
本作品采用以下许可协议授权: 知识共享 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